文档介绍:第二届软件大赛--软件创业大赛章程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037 更新时间:2011-9-6 10:11:42
一、大赛概述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软件产业在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转变发展方式,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促进软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向软件行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全面推动行业发展及人才培养进程,培养和选拔一批具有较强的学的技术创新人才,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特举办第二届"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软件创业大赛"。
二、竞赛总则
大赛原则
(1)培养软件高端人才,促进软件产业发展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软件产业,但符合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还比较匮乏。因此,本届大赛将从团队组织、竞赛内容和大赛评审等各方面突出对IT技术、管理技能和市场推广等软件产业核心要素的考察,紧扣软件产业发展的脉搏,前瞻性的呼应软件的主题。
(2)多角色团队合作,侧重企业体验
针对软件产业的特点,模拟真实企业场景,以团队形式参赛。要求团队构成中必须包含项目负责人(类似于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类似于技术经理或开发组长)的角色。相应的团队成员必须承担起对应的角色职责,并在相应的提交方案、演示答辩等环节中加以体现。
(3)来源现实需求,鼓励创新应用
竞赛采用开放题目,提交方案需反映现实,面向真实应用。参赛团队需综合考虑业务模型、技术方案、商业成本等各种因素,提供完整解决方案,鼓励团队结合实际创新。
(4)过程与结果并重,增强能力培养导向
大赛评比采用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方式。在评估最终结果方案的同时,也关注任务方案的产生过程,关注团队采用的思路与方法论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团队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出重人才、重素质的评价导向。评审方案如下表:
团队组织环节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方案内容
商业方案中的组织、运作、和管理体现。
技术方案水平、可行性和先进性
评审考核环节
对提交方案的内容评分(着重对方案完成情况与可行性)
针对演示答辩环节的表现评分(着重对不同团队角色个体)
组织方式
(1)参赛对象
由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的本科和高职高专学生(当年应届毕业生也可以参加)组成的团队。每队由 1名领队、2名指导老师、3名学生组成(其中,领队和指导老师可以兼任)。
(2)参赛形式
本届大赛参赛形式为团队邀请赛。大赛组委会定向邀请第二届全国软件大赛优胜学校和优秀组织单位,以及进入决赛的各高校参赛。每个学校限1队参加。
竞赛题目
采用开放式的题目,但须满足以下要求:
在医疗社保,移动互联,交通运输,零售流通,教育科研等行业。
结合实际应用和行业发展趋势,就创新业务做商业计划分析和原型搭建。
﹡行业标准和最佳商业创新构想
﹡结合实际应用的业务创新
﹡技术路线及实现方案
﹡投资回报分析
基于开放架构,实现IT与业务相对齐。
提交方案要求
参赛者提交的方案应至少包含下述文档或实物:
(1)方案概要
不超过800字的概要介绍;说明目标、思路、做法和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