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收单业务风险管理办法.doc

格式:doc   大小:4,052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收单业务风险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文艺人生 2022/2/22 文件大小:3.9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收单业务风险管理办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收单业务风险管理办法
- 2 -
收单业务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收单业务的健康发展,规范(下称本行)收单业务操作,防范业务风险,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店中店”商户,应根据其经营的独立性,分别布放机具,严禁不同商户合用同一台机具终端;
(三)对于每台终端,应进行统一编码,并于程序下载后,将终端编码与机具序列编码建立对应关系,以便于机具管理;
- 7 -
(四)程序下载和装机过程中,应加强监控和复核,避免出现装错机情况;
(五)装机时,需认真填写《特约商户机具管理登记表》;
(六)机具应符合银联检测标准:能够读取并传送磁条卡的磁道信息,但不显示完全磁道数据(例如CVN);
(七)机具若出现无法打印凭条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按相关规定解决,如需生产商进行维修时,收单业务部POS机具管理员应到现场全程陪同监督;
(八)POS机具管理员应加强自助设备安全防范的检查,建立巡查制度,安全检查工作主要检查终端上是否安装侧录仪器,确保机具设备正常有效地工作。
第十三条 特约商户的账务管理
(一)严格按照会计制度正确处理特约商户账务,及时核对资金,对账务差错和资金不符的情况要及时查明原因并按中国银联相关规定调整,切实保障商户的账务正确和资金安全;
(二)严格控制对账户信息和交易数据的访问权限,根据业务需要的原则,必须通过身份验证、权限管理、密码管理等手段,严格控制访问、使用账户信息及交易数据,防止擅自对数据进行查看、篡改和破坏;
(三)严格保护商户账务信息及交易数据,不得将账户信息及交易数据提供给第三方,不得将涉及持卡人安全的账户信息及交易数据用于软件开发和模拟测试;
- 8 -
(四)账户信息及交易数据必须在具有安全保护措施的系统中存储、传输。
第四章 风险种类特征及控制措施
第十四条 商户欺诈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恶意倒闭、套现、洗单、侧录、伪冒交易合谋、卡号测试、手输卡号测试、虚假商户、信函电话网络营销欺诈等。
第十五条 不同的欺诈类型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一)易出现恶意倒闭、套现、洗单、手输卡号欺诈风险的商户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1、预付款交易较多;
2、销售规模较小,无金融和信贷历史;
3、从业人员少,经营不规范;
4、扣率较低,按笔或月交纳刷卡手续费;
5、要求用个人账户充当银行卡结算账户;
6、签单多为手工单据或者压印了其他商户的名字;
7、单笔交易金额或日均交易额突然增大。
(二)具有侧录、伪冒交易合谋、卡号测试风险的商户具有以下特征:
1、一定期限内交易量突增,与其经营规模和经营业务不匹配;
2、大量出现同一序列的卡号或相同BIN号的交易;
3、在非正常营业时间,出现多笔大额交易;
- 9 -
4、被调单、退单的笔数和金额急剧增加;
5、商户的授权交易与清算交易差异很大,提交授权的数量很多,但是没有或很少有相对应的交易提交清算;
6、授权被拒绝的比例异常高。
第十六条 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加强检查监督管理,加强对收单业务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与监督,发现违章违纪情况,严肃查处;
2、加强日常监控和现场巡查,以尽早识别风险迹象;
3、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培训,提高商户员工的防欺诈技能;
4、如有可能,与商户以前的收单机构联系,详细了解商户之前的收单表现和终止协议的原因;
5、在商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再次进行秘密的现场调查,密切关注商户状况是否与上一次的现场调查结果相符、商户经营是否正常等;
6、以客户身份与商户联系,技巧性地询问商户关于所售商品或服务的相关问题,以了解商户经营的真实意图和真实产品;
7、在证实商户所有权时,确保收集的信息包括税务登记证及商户结算账户的设立机构和账号。所有的信息变动都应通过正式文件书面证实,并有指定的被授权人员的签字;
8、当收到商户的相关信息变更通知时(如账户信息等重要信息),收单机构必须与商户负责人或被授权人员进行验证确认;
9、对于商户提出的POS维护要求,如增加、替换或更新POS,也必须与商户进行确认;
- 11 -
10、当商户地址变动或增加新装机地址时,实施现场审查;
11、加强商户交易监控,关注以上欺诈特征。
第五章 风险处理
第十七条 建立风险报告制度
(一)收单业务部应建立风险报告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收单业务风险案件的收集、分析、上报、通报工作。各营业网点确定风险事件联系人,并上报收单业务部。
对于收单业务开展时发现的风险遗漏点,发生的恶性案件、商户欺诈事件,发现商户出现以上欺诈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