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最新商业特许经营存在的风险.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商业特许经营存在的风险.docx

上传人:小果冻 2022/2/22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商业特许经营存在的风险.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商业特许经营存在的风险
近年来,中国商业特许经营开展迅猛,企业数量剧增,而商业特许经营合同是这个行业维系和固定特许人与被特许人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件,本文就商业特许经营合同探讨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法律风险。
  商业特许不宜对其实行行政许可,但如果赋予经营者完全的自治空间,
那么无疑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因此有必要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鉴于此,?条例?规定特许人应当自首次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起15日内,依照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②但是,备案的性质仅仅是一种告知性、公示性的行政监管行为,备案只是事后的告知性备案,属于形式审查的范畴,不是事前的资格审查,不具有行政审批的性质。由于特许人备案制度是一种行政监管行为,对不按要求进行备案的特许人要进行行政处分。
  所以,从法律角度来认定,即使特许人备案被撤销,也不能作为被特许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撤销特许经营合同的法定事由,如果没有出?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或者合同可以撤销的情况,备案的撤销不影响到已经签订的特许经营合同的效力。笔者甚为忧虑的是,?商业特许经营合同?备案是商业特许经营企业备案的重要局部,我国商业特许经营备案企业备案仅有40%,这将极易产生因签订了不
标准特许经营合同而导致的各种经济纠纷,因为未备案企业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其签订的特许经营合同同样是有效的,在合同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的效力与该企业及其合同备不备案没有太大的影响,当然,如果特许人没有依照规定办理备案,将承当行政管理责任。③
  5、商业特许经营的信息披露存在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现象,被特许人极易将广告宣传内容当成合同条款。
  现代商业特许经营已经扩大到跨省、跨国的开展,被特许人一般都是通过特许人的网站和广告了解到特许人的资讯情况,而多数特许人网站根本上是做宣传性的广告,商业特许经营的真实经营风险、盈利状况、诉讼、仲裁案件的发生、被特许人加盟情况等信息披露得不一定全面、真实,有的甚至存在夸大、吹嘘现象,使得被特许人不能真实地了解特许人的情况而产生决策上的偏差,且易将广告宣传内容当成合同条款,致使在今后签订的
?商业特许经营合同?可能发生经济纠纷,甚至感到上当受骗。
  6、商业特许经营合同终止后可能存在侵权问题。
  有些被特许人在特许经营合同期届满又尚未续约后,仍继续从事与特许人相同的行业,或者继续经营其原有店面,而且,被特许人经过特许人的培训和指导,根本上懂得了该行业经营规那么和市场价值,加之有些特许人也无继续创新的经营资源,因此,有的被特许人不愿意再支付特许人经营资源的使用费用、加盟费,从而产生商标侵权、专利侵权、专有技术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纠纷等现象,同时也诱发商业经营特许人因维权而产生的诉讼、仲裁案件的增多。
  二、商业特许经营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对策
  1、审慎考察商业特许经营的特许人主体资质。
  签订商业特许经营合同之前,被特许人应当首先对特许人主体资格做一个尽职调查,了解特许人是否符合?条例?第七条规定资质,有没有“一年两店〞的经营能力和条件,而且应该对特许人进行实地考察,考量特许人现有直营店和加盟店经营状况以及确认特许人的直营店数额符合规定。然后还需要对自己所做的此项特许经营投资,作出一个商业投资的价值评估,切忌贸然地与不符合主体资质、经营能力和条件较差的特许人签订商业特许经营合同,防止经济损失。
  同时?条例?也要求特许经营必须是具备经营条件的企业,如果特许人不具备特许经营资质即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那么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如果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作为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那么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经营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同样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强化并标准具体的合同条款,细化违约责任,预防纠纷。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日本连锁加盟协会都制定了比拟完备的连锁加盟业法规,对于连锁加盟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合同的期限、中止及更新、使用连锁加盟权的地区和商店所在地等方面都有清晰而完整的规定④。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专门性的法律规定,仅一部?条例?在法律责任上还尚未表达对违法合同条款行为的更多的处分即责任承当。因此,在签订?商业特许经营合同?时,强化并标准具体的合同条款,细化违约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比方在最容易引起纠纷的是特许人供货质量迟延或者供货不合格甚至导致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等行为,其责任由谁承当问题,建议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内明确各自的具体责任;而在合同的解除、终止条款中,也可以一一列出具体情形;特许人也可以通过竞业禁止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有权要求被特许人依据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