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幼儿分离情绪辅导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幼儿分离情绪辅导方法.doc

上传人:xreqing 2022/2/22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幼儿分离情绪辅导方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幼儿入园“别离焦虑”的表现及应对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幼儿在人生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舒畅,几乎半数以上的幼儿,在刚入园的第一周或更长的时间里焦虑情绪。
。在一篇文章中我看到这样一个调查。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保教人员“对孩子的哭闹、沉默寡言、坐立不安”能理解的占35%,不能理解的占47%,无所谓的占18%。可见,老师对孩子因别离焦虑所表现出的行为的理解是不统一的,因此对幼儿因别离所表现出的不安、烦躁、哭闹、甚至是拳打脚踢,有的不予理解,有的会采取训斥、恫吓等简单粗暴的方法强迫幼儿终止其发泄心中不满和紧张不安的种种行为。而在对老师角色权威性问题的调查中,我们理解到:认为老师应具有权威性的占45%,不需要的占17%,看情况的占38%,这说明老师对自己角色的认识也是偏激的。保教人员在教育过程中,常以长者自居,力求
“师尊”的刻板形象,随意批评、惩罚幼儿。不管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老师教养态度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引发了幼儿别离焦虑这一负性复合情绪的发生,加深了老师和幼儿之间的隔膜。
。第一是家长的溺爱。在幼儿入园前期,我对家长进展了访谈,从中得知:孩子在家吃饭、整理衣服,父母、祖辈完全帮助的占五成,***偶尔帮助的占二成,,这些“小皇帝”、“小祖宗”倍受祖辈和父母的宠爱,也直接导致幼儿自理才能欠佳,时时事事依赖家人,情绪开展缓慢,独立性差,难以忍受集体生活。其二是家长的过度严厉。表现为干预过多,不允许孩子和其他幼儿交往、接触,使孩子失去了社会活动时机,导致孩子社会性开展缓慢,入托后人际关系紧张不安,或存在集团适应障碍。所有这些,势必会使幼儿产生社会性焦虑。,这些家长常常是送孩子入园后,迟迟不愿离去,亲亲、抱抱、搂搂,可谓难分难舍,更有甚者,在送孩子入园时,,当他无法制服孩子时,会不假思索地用“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来教训你”的话来制服孩子,无形之中使孩子对幼儿园蒙上了阴影。其实家长不经意的语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感染幼儿,诱发孩子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和开展。
4
.幼儿自身的因素。幼儿自身独立自理才能的欠缺是导致别离焦虑的又一个原因,例如:午睡时不能自己穿、脱外套,不能独立用餐,盥洗时不能自己整理衣裤等,所有这些,,孩子往往会表现出无奈和焦虑。而幼儿自身内向的性格也是造成焦虑的另一个方面。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太愿意亲近老师和同伴,不愿参和各类活动,这样,依恋的情绪情感就更强烈,孩子会变得沉默寡言、偶尔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其社会性焦虑表现得更为剧烈。
在理论过程中,婴幼儿别离焦虑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婴幼儿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因此,为婴幼儿创设温馨、和谐的外部环境,是改善婴幼儿别离焦虑的先决条件。
四、“别离性焦虑”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1、 以预防为主是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如何预防幼儿别离性焦虑呢。
(1) 新生入园前班内老师对幼儿作全面理解,向家长理解孩子的饮食、起居、脾气、爱好、是否挑食,有 否生过大的疾病等等,并请家长填好《 新入园幼儿情况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