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1 /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 5~6 题。 (6 分)
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1 /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 5~6 题。 (6 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
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緣由,并领起全篇。
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感。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关和向往。
“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用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圈”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3 分 )
答案:
5. 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们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2)体现了作者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
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由对兄弟的思念转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3)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试题解析:
这套题是考察了学生对词这一文体的认知,和词整体意思的理解和把握。
选项中,谈到小序的作用。宋词小序,本为词之附庸,用于补充说明词的内容,如交待背景、点明时序、说明原委等。一般认为,宋词较多出现题序,始于张先;而苏轼主张“以诗为词”,小序承载的功用越发明显,也由此开始转向繁复;到南宋小序甚至不再是词的
依附,甚至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由此看, A 选项的说法没有问题。
选项中,把酒问天见于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陡然发问,把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因此没有问题。
C选项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