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w
1、工程概况
2、编制程序
3、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4、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5、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案、施工法及技术措施
6、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8、安全保证措施
9、文明施工
10、冬季施工措,确保测量准确,杜绝放线错误发生。
对测量使用仪器要定期校合,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仪器有异样,
立即与检测部门取得联系进行校验。
2、基础工程施工
带型基础、基础柱及基梁的施工:
根据测放出的基础定位线进行施工,到设计标高后后进行素硅垫层的施工,待垫层强度可上人施工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独立柱基及基梁的钢筋绑扎、硅浇筑。
3、钢筋工程
(1)钢筋调直
使用钢筋调直机对盘圆进行调直,质量要求: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2)钢筋切断
根据设计图纸编制钢筋下料单,按下料单并综合考虑现场原料长度,同规格钢筋长短搭配切断下料,以减少短头,降低损耗。断料
w
w
顺序为先长料,后短料。
下料时应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的档板。同时避免用短尺量长料,以防止量料时产生累计误差。
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等必须切除,若发现有的硬度与该批钢筋有较大的出入,及时向技术人员反映,并查明情况,根据进一步试化验结果决定处理办法。
质量要求:(a)切筋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b)钢筋长度应力求准确,允偏差士10mm。
(3)钢筋制作
钢筋的制作应按柱、梁、板的顺序进行,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使用弯曲机进行制作。
I级钢筋末端作1800弯钩,(d为钢筋直径),平直部分长度A3d;II级钢筋末端需作900或1350弯折时,弯曲直径DA4d,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A5d。
钢筋弯曲前,按下料单在操作平台上划线标记出弯曲点位置,划线时注意根据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
质量要求:(a)钢筋形状正确,在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b);(c)钢筋弯曲点处禁有裂缝,对II级钢筋不能弯过头再弯回来;(d)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偏差为:全长士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移士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士5mm,箍筋边长士5mm。
w
w
(4)钢筋的连接
直径大于或等于22mm的均采用单面电弧搭接焊连接,安排二台焊机设备,焊缝长10d。施工时格按照规定进行试焊、抗拉试验,合格后可进入结构施工。对焊工要求持证上岗,保证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焊接时在垫板或形成焊缝的部位进行引弧,不得烧伤主筋。焊接过程中及时清渣,保证焊缝表面光滑。,。
搭接焊前,焊接端先预弯,要求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
焊接时先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与搭接端部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20mm。端头收弧前填满弧坑,并使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的始端和终端熔合。
柱竖向钢筋每层接头一次。直径大于或等于22mm的柱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具体工艺及质量要求如下:
A、除净焊接钢筋端部120mm围的铁锈杂质。
B、检查网路电压波动情况,应保持在380V以上。
C、检查夹具是否同心。
D、夹牢钢筋,先夹下钢筋,然后将上钢筋扶直夹牢,上下钢筋需保持同心,轴线偏差不得大于2mm。
E、在两根钢筋接头处,安放引弧导电圈。
F、检查焊剂是否合格,将合格的焊剂装满在焊剂盒。填装前应用棉布环绕塞封盒的下口,以防焊剂泄漏。
G、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根据钢筋的直径不同选择,具体焊接参数见下表:
w
w
H、正式施焊前,对工艺进行试验,求得最佳参数时进行试焊。
同批钢筋试焊合格后,再进行工程的钢筋连接。
I、施焊时必须注意事项:
①钢筋焊接的端头要直,端面要平。
②上下钢筋要对正压紧,焊接过程中禁搬动钢筋,以保证钢筋自由向下正常落下,预防出现假焊接头。
③焊接设备的外壳必须接地,焊接操作人员要穿绝缘鞋。
J、施焊时如发现裂纹、未熔合、烧伤等焊接缺陷,应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K、质量要求:
①外观逐个检查,从每批接头中随机抽取三个试件做拉伸试验,以300个同类型接头为一批。
②四焊包应均匀,不得有裂纹,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
③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同时不得大于2mm。
④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0。
⑤外观检查不合格的切除重焊。
直径大于16mm的梁水平钢筋采用单面电弧搭接焊连接。对于直径w16mm的水平、竖向钢筋,除图纸给定连接式外均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根据硅强度等级及钢筋种类的不同,最小搭接长度亦有所变化,应符合《03G101-1》平法要求,或按图纸中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