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感恩父母,点亮亲情
四年级六班主题班会
活动背景:
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孩子越在一个又一个黄昏,翘首门口,盼我回家!
男1:我外出玩耍,您心神不宁,牵挂的心始终放不下,
男2:我生病卧床,您茶饭不思,心痛的泪悄悄挂满脸颊。
女1:多少次,您怕我遭受雨淋,急匆匆把雨具送到学校,
女2:多少次,您怕我忘记吃药,半夜里披衣让我把药服下。
男1:又有多少次,您为我的学习成绩,或喜或忧,难以释怀,
女1:还有多少次,您为我的任性固执,又急又愁,频添白发。
男合:妈妈,为了我,您品味了太多生活的苦涩,容颜不再秀美如花,
女合:爸爸,为了我,您承担了太多生活的重压,脊背开场不再挺拔!
(合)可是,爸爸妈妈!您知道吗?您的孩儿要对您说:
男1:妈妈,不必担忧,在我的眼中,您永远都是最美,
男2:我将用我日益有力的臂膀,为您支撑一片湛蓝的天空!
女1:爸爸,不必忧虑,您永远都是我人生路上最有力的助手,
女2:我将在您的目光里,大步向前,勇闯天涯!
(众合)爸爸妈妈,放心吧!您的孩子不会让您绝望!
(女合)我会发奋读书,刻苦学习,让您为我而骄傲!
(男合)我会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用美妙的人生,作为对您最好的报答!
(众合)谢谢您,爸爸!谢谢您,妈妈!
附件2:
小品《如此儿子》
场景:(儿子在房间偷偷玩手机游戏,妈妈在门外头看,儿子发现马上把手机收起来了。一会儿,儿子边听耳机边写作业、、、、、、)
妈妈突然进来说:“儿子呀,来,喝瓶牛奶,休息一会儿。”(儿子没动静)“唉,你听什么呢?妈跟你说话呢。"
儿子:“听英语呢,你能不能安静点!"
妈妈:“哦,是吗!那你好好听吧,我先出去了!”
旁白:(半个小时过去了)儿子开场玩电脑!妈妈又进去了!
妈妈:“儿子,作业写完了吗?"
儿子:“写完了!"
妈妈:“是吗?来,我帮你检查检查。”
儿子:“反正做完啦,明天再检查不行啊!”
妈妈:“不行,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拿来!”
儿子喃喃自语些什么:“、、、、、、” (懒洋洋的拿了作业给妈妈)
妈妈:“昨天的作业怎么那么多叉子和问号!怎么没改啊?”
儿子:“答案对了,老师看不懂!"(边玩电脑边跟妈妈说话)
妈妈:“老师不懂怎么当你的老师啊!她不懂怎么给你讲啊!赶快当着我面改了!”(不情愿的改了)
妈妈:“今天的作业为什么这么多没写,空着呢?”
儿子:“不会!明天问老师!"
妈妈:“今天干嘛去了?为什么今天不问?为什么上课不认真听讲?如今马上写,我看着你写!”
儿子:“行,我写就是啦,你先出去!"
妈妈:“我不出去!你快写!”
儿子:“你在这我没方法写下去!"
妈妈:“我不出声!"
儿子:“不行,我看着你烦!”
妈妈:“我就不出去了!快写!”
儿子:“我就不写,熬呗,看谁先熬到12点!"
妈妈:“你说说你,你如今不好好学习以后怎么办啊?如今学习为了谁啊,不就是为你以后能上个好学校吗!我能得到什么啊!不都是为你好吗!我这何苦!你说说,如今人口那么多你再不努力你怎么能竞争的过人家呢。”
儿子:“行了行了,你烦不烦啊!说够了吗?在学校这个老师也说那个老师也说,天天说大道理,回家你又唠叨个不停,你还让不让我活啊?你不走吧!行!我走!”
妈妈:“你给我回来!你要去哪?"(退场)
(1)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英勇的孝顺的好孩子.
(2)小黄香为父母暧被的故事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
《史记》说,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领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连续,韩信发誓要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