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支架式教学运用于“化学式的书写”.doc

格式:doc   大小:10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支架式教学运用于“化学式的书写”.doc

上传人:jiaxidong_02 2016/10/3 文件大小:1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支架式教学运用于“化学式的书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支架式教学运用于“化学式的书写”摘要:化学式的书写是学生学****化学的一个分化点,熟练掌握化学式的书写能为学生以后的学****打好基础。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在教学中可以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复杂的任务进行分解,把学生逐渐引入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式书写支架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236-01化学式的书写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化学式的学****和使用可以看作为专业名称或称谓的言语信息获得,是初中化学学****的一个分化点,是学生展开深入化学学****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是今后专业化的化学语言表述的开端。沪教版的教材中将化学用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三章,在学生了解生活中物质之后突然转入微观的世界,并要求学生能用符号将理解的微观世界用符号表示出来,对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要求很高。一、理论基础支架式的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该教学法是指一步一步地为学生的学****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的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者。二、,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三、,搭脚手架将化学式的书写分解为:元素符号的记忆――化合价的记忆――化学式的书写三个步骤。,达成任务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