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反击希特勒的“秘密武器”.doc

格式:doc   大小:10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反击希特勒的“秘密武器”.doc

上传人:xcweywk961 2016/10/4 文件大小:1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反击希特勒的“秘密武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反击希特勒的“秘密武器”1944年6月6日凌晨2时许,2395架巨型运输机连同867架滑翔机满载美英盟军三个空降师在2219架轰炸机援助下,沿着法国瑟堡港和勒阿弗尔之间的诺曼底两翼飘然着陆。6时30分,盟军第一批登陆部队又分乘4266艘舰艇迎着疾风恶浪与枪林弹雨登上海滩。举世关注的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经过长久延宕终于拉开帷幕。面对苏军与美英盟军的东西夹攻,已成瓮中之鳖的德军大本营乱做一团。希特勒气急败坏地下令推出酝酿已久的“秘密武器”――V式火箭,企图为挽救行将倾覆的法西斯统治作最后一搏。6月13日零时,4支V1火箭从法国北部的加来发射场扑向对岸的大不列颠,刺耳的尖叫和恐怖的火焰划破了大伦敦静谧的夜空。纳粹德国对英国腹地长达九个半月的火箭“报复”行动在盟军诺曼底登陆(即“霸王”作战)开始恰好一周后也正式发动了。德国法西斯的火箭研究最早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希特勒1933年上台后更为它大开绿灯,并在距什切青(今属波兰)西北96公里的佩内明德(在今德国波罗的海沿岸)建立了一座壁垒森严的研制中心。1943年前后,V1、V2火箭相继试验成功。1943年6月希特勒视察佩内明德,在原子弹研究进展不大的情况下,转而将赌注押到V式火箭上,希望在1943年底迫使盟军的战略出发地――英国投降。他将10月20日定为攻击发起日,命令替这天生产出3万支V2火箭。军需部长施佩尔哭丧着脸说:制造出一支V2火箭(每支重约13吨,装火药约1吨)所需工时,相当制造出6架战斗机。元首的要求等于四个月内制造出18万架战斗机。尽管如此,施佩尔仍将V2与V1火箭置于优先地位,先后集中了数以万计的熟练工匠以每月300―600支和3000―5000支的速度拼命赶制,致使戈林早已陷入窘境的空军几乎中断飞机补给。V1火箭是一种喷气推动火箭,飞行时速为645公里,英军当时最先进的喷火式战斗机即令经过轻装与加大马力,也才刚好追得上它。V2火箭是一种高气层远程火箭,最高时速可达6450公里,仅在三四分钟内就完成整个航程。但是,两种火箭都有一个明显弱点,即准确度差。它们的弹头炸药只有1吨,落点误差却可达16―24公里。1944年6月17日下午,还有一支射向伦敦的V1火箭,因机件失灵,甚至调转头来,落在西线苏瓦松的“元首”避弹所上,吓得正在这里视察的希特勒慌忙返回他设在巴伐利亚伯希特斯加登的山间总部。不过,更为关键的还是V式火箭的全部秘密已被英军尽悉掌握,这便决定了它后来的命途多舛。1939年,在英军情报机关收到的各种报告中,已出现了有关佩内明德的种种疑窦,1943年5月,丘吉尔接受以伊斯梅将军为首的三军参谋长委员会建议,责令著名的武器专家邓肯?桑兹调查此事,提出对策。桑兹通过对空军提供的佩内明德的侦察照片及其他情报的综合分析,很快就判明德国正在大力发展远程火箭、喷气飞机、空投火箭及鱼雷。佩内明德已贮藏有大量火箭,打击目标将首先是伦敦。桑兹的报告在战时内阁一经公布,内政部即制订出紧急状态下迁出10万名有优先权的居民(如在学儿童、孕妇)的疏散计划。由内政大臣赫伯特?莫里森提议制造的桌形钢质防空壕也源源运入市区……伦敦在战时内阁的指挥下紧张而有秩序地启动了巨大的防御机器。与此同时,轰炸机司令阿瑟?哈里斯中将亦决定在8月的望月期间对佩内明德进行千里奔袭。8月17日夜,隐藏在波罗的海海岸森林中的佩内明德镇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