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
文档名称:

PEP六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2).doc

格式:doc   大小:159KB   页数:7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PEP六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2).doc

上传人:whetyo 2022/2/24 文件大小:1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PEP六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材及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PEP六年级上册
一、课程目的:
对继续学****英语有兴趣.
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并能就日常生活话题做简短表达。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行方式;并能用 “I go by…”答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掌握四会短语和A Let's learn部分中运用某种交通具去某地的表达法。
三、课前准备:课件、点读机.
四、教学过程:
1.热身(Warm-up)
(1)复****频度副词: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never的读音和词义。
(2)Let's chant
放本课时Let's chant部分的录音,学生先静听一遍,再跟录音轻声吟唱一遍。再放录音,带着学生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3.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Let's learn
(1)老师拿出一辆玩具自行车,自问自答:“How do I go to school?I go to school  by bike.”并在黑板上写下:by bike。老师再重复刚刚的句子并问某一学生:0jWhat about you?How do you go to school?'’学生假设答复:“Me too!”老师就继续问下一名学生,直到有不同答案,老师帮助学生说出完好的句子:
“I go to school by…”并将相应的短语写在黑板上。
(2)看短语贴卡片游戏
    老师依次出示画着不同交通工具的短语卡片,让学生迅速地贴在黑板上的“by'’短语旁边,老师领读短语和句子“l go to school by…”
(3)学生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部分的内容。老师注意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能听、说、读、写四会掌握句子.
2.可以表述自己以何种方式上学并简单陈述原因,如:Usually I go to school by busbecause it’s fast.
二、教学重、难点:
1.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听、说、读、写句型:How do you go to school?Usually/Sometimes I go by…
2. 本课时教学难点是学生书写四会句子并能简单陈述选择某种交通方式上学原因。
三、课前准备:课件、点读机。
四、教学过程:
1.热身(Warm—up)
Let's sing:“How Do You Go to School?”学生听并轻声跟唱。
2. Let’stry
老师放录音,学生看图选择正确答案,并从听觉上进一步感知主要句型。
3.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Let's talk
(1)老师提问学生:“How do I go to school,do you know? Ask me,please!’’鼓励要更多的学生参和提问老师:“How do you go to school?然后老师出示一辆自行车、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出租车的图片,并分别在后面两图旁标出价格,如:l yuan,1o yuan,答复说:“Usually I go to school by bike。because it's good exercise.Sometimes I go by bus,because it’s cheap.It costs l yuan。Sometimes I go by taxi,because it’s fast,but it's too expensive.It costs 1o yuan.
(2)老师放课文录音,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How does Sarah go to school?listen.
”学生听后答复以下问题。
(3)学生跟读录音,然后两人一组交换句型中的关键词练****对话.
(4)老师事先准备一些打乱顺序的单词卡片,让学生读词后陕速拼成正确的句。或者空出四会句子当中的某些短语或单词,只给出打头的第一个字母作提示,让学生填充句予。最后再让学生书写四会句子。
Group work
老师让学生四人一组,通过提问“How do you go to school?’’理解同学用何种互方式上学,并鼓励学生简单阐述原因,如:My home is near.It’s fast.It’s cheap.good exercise.…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可以充分理解并正确朗读对话,能完成文后答复以下问题的练****br/>2.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