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z.
摘要:抽样检验又称抽样检查,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少量产品〔样本〕 进展检验,据以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统计法和理论。它与全面检验不同之处,在于后者需对整批产品逐个进展d>C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例如,当N= 100,n=10,C=1,则这个一次抽检案表示为〔100,10,1〕。其含义是指从批量为100件的交验产品中,随机抽取10件,检验后,如果在这 10件产品中不合格品数为0或1,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如果发现这10件产品中有2件以上不合格品,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
②二次抽检案
和一次抽检案比,二次抽检案包括五个参数,即〔N,n,n;C,C〕。其中:
n1— 抽取第一个样本的大小;
n2— 抽取第二个样本的大小;
c1— 抽取第一个样本时的不合格判定数;
c2— 抽取第二个样本时的不合格判定数。
二次抽检案的操作程序是:在交验批量为N的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n,件品进展检验。假设发现n,件被抽取的产品中有不合格品d,则:
假设d1≤C1,判定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
假设d1>C2,判定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
-
. z.
假设C1<d1≤C2,不能判断。在同批产品中继续随机抽取第二个样本n2件产品进展检验。 假设发现n2中有d2件不合格品,则根据〔d1+d2〕和C2的比拟作出判断:
假设d1+d2≤C2,则判定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
假设d1+d2>C2,则判定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
例如,当N=100,n1=40,n2=60,C1=2,C2=4,则这个二次抽检案可表示为〔100,40,60;2,4〕。其含义是指从批量为100件的交验产品中,随机抽取第一个样本n1=40件进展检验,假设发现n1中的不合格品数为d1:
假设d1<2,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
假设d1>4,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
假设2<d1≤4〔即在n,件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为3,4件〕,则不对该批产品合格与否作出判断,需要继续抽取第二个样本 ,即从同批产品中随机抽取60件进展检验,记录中的不合格品数:
假设d1+d2≤4,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
假设d1+d2>4,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
③屡次抽检案
屡次抽检案是允通过三次以上的抽样最终对一批产品合格与否作出判断。按照二次抽检案的做法依次处理。以上讨论的是计数抽样检验案,计量抽样检验案原理一样。
标准化
除了根据抽样检验法制定适用于各种特定情形的抽样案外,抽样检验法的标准化是一个重要的趋向。这就是制定各种类型的抽样标准,其容包括抽样案程序及图表。生产和使用只要商定出关于批质量的*个〔或*些〕特性值,根据抽样检验标准(简称抽样标准)即可得到所需的抽样案。使用最广泛的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通过并公布的两个国际标准:ISO2859-1974:"计数抽样程序及表"和ISO3951-1981:"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抽样程序及图表"。这两个国际标准的蓝本是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05D和MIL- STD-414。其他或直接采用这些标准,或在它们的根底上修订出本国的抽样标准。中国也公布过几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