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徒手肌力检查-文字
2
徒手肌力检查
第一节 肌力
生理学角度
机能的角度
形态学分类
运动学分类
按肌纤维分类
旋
主动肌:头最长肌、头半棘肌、颈半棘肌、斜方肌(上部)、头板状肌、前、中、后斜角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颈回旋肌
运动范围:0度开始,450-550
检查方法:体位:仰卧位(0-5级)
手法:抵抗施加在被检者一侧的耳上部。
躯干伸展
主动肌:胸髂肋肌、腰髂肋肌、胸最长肌、胸棘肌、胸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腰髂间肌、胸髂间肌、
10
腰方肌
运动范围:00-250
检查方法:体位:俯卧位(0-5级)
手法:固定被检者的双下肢
躯干伸展
5级及4级:头和上半身置于检查床外,乳腺平于床边缘。从头前屈位开始,轻松抬于水平位以上为5级,仅能抬于水平位,为4级。
3级:被检者双手置于体侧,完成全活动范围,为3级。
2级及1级:头置于治疗台内,完成全活动范围,为2级。只能触及肌肉收缩为1级
躯干屈曲
主动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运动范围:00-800
检查方法:体位:仰卧位(0-5级)
手法:固定被检者的双下肢,令肩胛骨下角离开床面。
5级:双手交叉于头后
4级:双手抱于胸前
3级:双手伸于胸前。
2级-0级:双上肢至于体侧
10
躯干旋转
主动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运动范围:00-450
检查方法:体位:仰卧位(0-5级)
手法:固定被检者的双下肢,令其一侧肘向对侧方向运动。
躯干旋转
5级:双手交叉于头后
4级:双手抱于胸前
3级及2级:双手伸于胸前。
1级及0级:双上肢至于体侧
代偿运动:胸大肌的作用,是肩胛骨抬离床面
骨盆上提
主动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腰方肌
运动范围:骨盆接近肋骨
检查方法:体位:仰卧位(0-5级)
手法:检查者在踝关节处向下床沿方向拉,施加阻力。
5级及4级:阻力的大小不同
3级-0级:检查者一手握住踝关节,另一手在膝 关节处,将被检者下肢抬起。
上 肢 肌
11
肩胛骨外展及上方旋转
主动肌:前锯肌
运动范围:无
检查方法:体位:坐位(0-5级)
手法:令被检者肘伸展,肩关节屈曲1300,检查者 一手在肘关节处向肩关节方向施加阻力,另一手在腋窝下和肩胛骨内缘触诊。
肩胛骨外展及上方旋转
令被检者上肢向上并向前举。
5级及4级:阻力的大小不同,肩胛骨能保持外展和旋转位。
3级:不施加阻力,肩胛骨能保持外展和旋转位。
2级:被动将上肢抬起完成运动。
1级-0级:被动将上肢抬起至肩关节900屈曲位,在肩胛下角触摸肌肉收缩。
肩胛骨上提
主动肌:斜方肌、肩胛提肌
运动范围:无
检查方法:体位:坐位(5-3级),俯卧位(2-0级)
5级-4级:令被检者耸肩,检查者双手放于被检者肩上,向下施加阻力,阻力的大小不同。
3级:令被检者耸肩,不加阻力达到全活动范围
肩胛骨上提
12
2级-0级:被检者取俯卧位,令其耸肩,达到全活动范围为2级。斜方肌 上部纤维在颈的锁骨部可触及。
代偿运动:菱形肌代偿,肩胛骨向脊椎方向运动。
肩胛骨内收
主动肌:斜方肌、大菱形肌
运动范围:无
检查方法:体位:俯卧位(5-0级)
5级-3级: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施加阻力方法有两种,一:当三角肌肌力3级以上时,在肘关节上访施加;二:三角肌肌力不足3级时,在肩关节上方施加阻力。令被检者上肢水平内收。
肩胛骨内收
2级-0级:检查者一手在被检者肩下托住上肢,另一手在肩胛内侧触诊。
代偿运动:菱形肌群代偿时,肩胛骨内收 和下方旋转。三角肌后部纤维代偿时,能使肩关节水平外展,但肩胛骨不能内收。
肩胛骨下降、内收
主动肌:斜方肌
运动范围:无
检查方法:体位:俯卧位(5-0级)
5级-3级:俯卧位,被检者上肢斜上方屈曲约1450,肘伸展,检查者在肘关节处向下施加阻力。
14
2级-0级:检查者在一手在被检者肘关节下方将其拖住,另一手在斜方肌下部纤维处触诊。
肩胛骨内收、下方旋转
主动肌:大、小菱形肌
运动范围:无
检查方法:体位:俯卧位(5-3级),坐位 (2-0级)
5级-3级:俯卧位,被检者肩关节内收,并令其上肢向背后够,肘关节屈曲。在肘后部向下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