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从“物哀”看是枝裕和电影作品.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物哀”看是枝裕和电影作品.docx

上传人:飞行的猛子 2022/2/24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物哀”看是枝裕和电影作品.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物哀”看是枝裕和电影作品
“物哀 ”是由日本江户时代国学集大成者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
论,简言之,就是对一切事物的感受 —— 看到花开感到愉悦,看到叶
落感到心灰,看到邻人的痛苦感到同情, 看到自己的恋会制造一个风格系统, 以建立叙事空间与时间。 但有些电影不使用这套准则, 日本散文式电影就是一例, 日本导演森淳一、是枝裕和、 小津安二郎等尝试淡化剧情,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简单且轻描淡写的剧情, 反而制造出影片的独特魅力, 拍出与经典电影截然不同的影片。 ”这些散文式电影共同的特点就是淡化剧情,遵循生活的自然流动建立时间线。 看是枝裕和的电影, 常让人生出在看日常生活之感,电影中的空间仿佛与我们生活的空间平行, 电影中的故事仿佛正发生在我们不知道的世界一角 —— 在我们与家人朋友一起庆祝圣诞时,明正瑟瑟发抖地站在便利店对面, 等待着蛋糕过期打折。
在这样流水一般贴近生活的叙事之下, 是枝裕和的电影作品却有着奇崛的内核。正如本居宣长提到物哀之美时所强调的那样, 尽管《源氏物语》中多有好色者,常有不伦之恋,但只要是出自真情,都无可厚非,都属于 “物哀 ”,在恋情中,最能使人知物哀的就是不伦之恋。这一说法并非为提倡悖德之恋, 而是因着一颗悲悯之心, 希望从淤泥之中开出物哀之花。
是枝裕和电影在散文化的叙事风格下,对伦理道德提出了挑战。
如,《小偷家族》中的温馨家庭由***犯、小偷和***女组成 ;《无人知晓》中四个可爱的孩子遭到母亲的无情抛弃 《;如父如子》中护士出于嫉妒调换了两个幸福家庭的婴儿 《;海街日记》中三姐妹收养的女孩
是父亲与小三生下的孩子。 在自传性作品《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中,
是枝裕和谈到灰色地带时这样说道: “电视在报道犯罪案件时,往往
套用 ‘令人同情的受害者 ’与‘受人谴责的加害者 ’两相对立的简单模式。
那怎样才能脱离这个模式, 让与案件没有直接关系的人将犯罪行为当
成自己的事情来思考呢? ”102-103 站在道德高地批评指摘固然易如
反掌,可未免冷漠,也难以让人产生共鸣。只有收起评判的目光,把
所有的特殊家庭当作普通家庭看待, 将他们置于生活的洪流之中, 淡
化不被世俗所接纳的部分, 才能呈现出生活本身的残酷无常, 令观者
动容。
以《无人知晓》为例,该片改编自真实的社会事件 —— 西巢鸭弃婴事件。事情发生在 1988 年的东京,母亲与五个不同的男人生下了五个孩子。第三个孩子出生不久后就不幸夭折, 尸体被塞入了大量除臭剂后藏在家中。母亲离开后,最小的女儿被老大的朋友打死,甚至老大自己也参与其中。 直到母亲自首, 四个孩子已经独自生活九个月之久。是枝裕和进行改编时,去除了惊世骇俗的藏尸家中,与朋友一起打死妹妹这样的情节, 淡化了母亲和充当着家长角色的哥哥的失职
与悖德,使他们的不幸不致被不道德所淹没,也让观众脱离了 “同情被害者,谴责加害者 ”的模式,得以 “将犯罪行为当成自己的事情来思考”。
三、富含哲理兼具韵味的台词
本居宣长认为, 作者有义务将物哀展示给观者, 而观者从接受角
度来看则要努力达到知物哀。是枝裕和的影片常用家庭生活作题材,
表现父权崩塌、生活共同体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