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院士不应被“捧杀”或“棒杀”.doc

格式:doc   大小:10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院士不应被“捧杀”或“棒杀”.doc

上传人:lxydx666 2016/10/8 文件大小:1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院士不应被“捧杀”或“棒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院士不应被“捧杀”或“棒杀”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又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最近中科院、工程院将院士候选人名单公示,这种正常的程序行为却成为了舆论焦点。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工程院院士候选名单中仍然出现了不少现任或前任“高官高管”;二是前年落选中科院院士增选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此次继续参选。由于施一公教授前不久刚刚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有人认为,这给有关方出了难题——如落选,似乎显得中国院士胜过美国院士;如当选,又显得中国评院士是跟美国院士的风。实际上,对于“高官高管”院士现象,中国工程院早有明确规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先必须是科学家”、“这一标准对所有的被提名人一视同仁,不管是对高级干部、企业老总,还是对没有行政级别的科研人员”。客观来看,入选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的所谓“高官高管”院士,大部分都是政府或企业内部负责工程技术的高层管理人员,其中许多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或总设计师,都有着丰富的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仅凭他们的职务就因此否定其候选院士的资格显然不合理。至于施一公能否成为中科院院士,其实这既无关中国的院士是否强过美国的院士,也无关中国和美国的科研水平孰高孰低,而是关乎院士候选人本人的学术分量。投票选举新院士,权力和责任都在于学术界内部,在于作为学术共同体的院士们所秉持的学术良心,而非其他。当然,院士增选之所以为公众关注,确实反映了目前学术界和科研生态圈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涉及院士的学术***、垄断学术资源的学霸问题,以及近年来院士增选中出现的个人拉票、单位助选等不良风气。由此,在科研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的同时,一些人也在质疑院士制度的合理性,呼吁改革甚至取消院士制度。其实,就像人们逐渐认识到院士不能被神话,不能捧杀院士一样,也不能因个别的害群之马就“棒杀”院士和院士制度。院士是科学家或工程技术专家所能获得的最高学术称号。迄今设立了近60年的中科院院士制度和近20年的工程院院士制度,选出了约2000位院士,他们代表了我国科学界的最高水平。再挑剔的人也难以否认,院士制度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发展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学术带头人和青年科学家的引路人,绝大多数院士无论是学术还是学风,都堪称典范。尤其是随着院士队伍年轻化,一些认为院士只是学术“偶像”的说法,并不完全符合实际。即使很多院士不再承担具体科研任务,但他们仍发挥着国家智力和思想库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事业发展,发挥创新驱动作用,科研体制包括院士制度必然有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质疑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释疑,对院士制度的质疑也体现了人们希望推动这个制度向更透明、更公开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理性而客观的质疑显然更能发挥正能量的效用。※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又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最近中科院、工程院将院士候选人名单公示,这种正常的程序行为却成为了舆论焦点。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工程院院士候选名单中仍然出现了不少现任或前任“高官高管”;二是前年落选中科院院士增选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此次继续参选。由于施一公教授前不久刚刚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有人认为,这给有关方出了难题——如落选,似乎显得中国院士胜过美国院士;如当选,又显得中国评院士是跟美国院士的风。实际上,对于“高官高管”院士现象,中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