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大兴安岭北部元古界地层及大地构造意义.docx

格式:docx   大小:8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兴安岭北部元古界地层及大地构造意义.docx

上传人:蓝天 2022/2/26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兴安岭北部元古界地层及大地构造意义.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兴安岭北部元古界地层及大地构造意义
大兴安岭北部元古界地层及大地构造意义
摘要:通过系统总结分析天山一兴安地槽褶皱系东段元古界兴 华渡口群的岩石组合特征及其变质程度,确定兴华渡口群内部存在一 个区域性的不整合界面,为大兴安岭北部元古界。和刘家箴子组具多期变形特征的绢云绿泥石英片岩相对 比,明显具有不同的变质作用特征和变形作用过程。 随着矿点
检查工作的深入,向矿点四周的追索力度加大,在铁矿东约2公里处 的大乙山北发现一处变质砾岩、变质砂岩夹泥质粉砂岩的小露头,变 质砾岩中的砾石几乎全部由片岩及石英碎石组成,砾岩之中夹有含砾 砂岩的薄层和透镜体,产状稳定,向北西倾,沿走向和卧牛河铁矿之 围岩为同一地质体,在变质砾岩露头南约300米的小冲沟内有强变形 绢云绿泥石英片岩出现,在冲沟内向上追索,不整合界面被发现,变 质砾岩是不整合界面之上的底砾岩。其中的片岩砾石呈棱角状一次棱 角状,粒度1 —4cm,个别可达6cm,无分选,为短途搬运,近源堆积 的产物。沿走向追索,砾岩层厚度变化较大,在距砾岩露头南西约 200米的冲沟内,变质砾岩不整合覆盖在风化片岩之上。不整合界面 北东一南西走向,北西倾,沿不整合界面向南西延伸,其上覆的变质 砾岩逐渐相变为变质含砾砂岩,变质砂岩。空间上在刘家箴子一带, 不整合界面转向南东倾,倾角约40° ,整体上构成一个以宝音图群 为核部的短轴背斜构造。 2005年,分别在刘家箴子后山和大乙
山北两地测制了地层剖面,控制了不整合界面上、下地层的岩石组合、 地层层序及厚度。并在大乙山北不整合界面之上的变质钙质粉砂岩内 采到了微体古生物化石。鉴定结果有:Leiominuscula sp.(小球形光 面藻,未定种),Leiosphaeridia sp.(光面球藻,未定种), Prototracheites porus (具穴原始拟导管)及古片藻等疑源类和藻类 碎片,并认为:以上化石类型在新元古代穿时分布,其中 Prototracheites porus (具穴原始拟导管),似表明地层时代较新, 可与南方震旦纪地层相当。据此,将该地层归属为艾力格庙组。
众所周知,角度不整合界面在地层划分和构造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发现的不整合界面,在界面形态,上、下层位关系以及变质、变 形特征差异等方面标志明显,在位于锡林浩特一乌兰浩特一线的老变
质岩中尚属首次发现。 宝音图群的厘定始于内蒙古地质志,资
料来源于60-70年代的1: 20万区调成果,指分布在狼山西段一锡 林浩特一赤峰以北地区,呈南西一北东向展布,大致在东经106。一 119° ,北纬42° -44°之间的区域变质岩石组合。所列的三条地层 剖面均无顶、底,上、下限不清。其中的岩石类型有:黑云钾长片麻 岩、石榴白云母变粒岩、角闪二云片岩、石榴阳起片岩、绢云石英千 枚岩及炭质绢云母板岩、硅化泥灰岩等。囊括了低一中级变质作用、 不同变质程度的岩石类型,前人称之为“锡林浩特杂岩”。之后,针 对“锡林浩特杂岩”,更详细的地质研究工作,一直没有突破性的报 道,有可能在“锡林浩特杂岩”内部也存在类似的不整合界面。其中 的千枚岩及炭质绢云母板岩、硅化泥灰岩同黑云钾长片麻岩、石榴白 云母变粒岩、角闪二云片岩、石榴阳起片岩相比较,明显经历了不同 的变质、变形作用,这套分布较广包括了不同变形、变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