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管理.doc

格式:doc   大小:309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管理.doc

上传人:dyx110 2016/10/11 文件大小:3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管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章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的理论分析本章将重点探讨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以及绩效测度系统、绩效管理控制模式的研究现状。&,以美国科学家维纳()发表的著作《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为标志。维纳在这本书中论述了控制论的一般方法,推广了反馈的概念,为控制理论这门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了三个最基本而又重要的概念:信息、反馈和控制,即控制论的三要素[1]。控制理论的重要突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瓦尔德(Wald)的序列分析与贝尔曼(Bellman)的动态规划的提出,其动态优化问题的核心就是解最优性能的动态规划方程[2]。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各种新的研究工具的引入,使得控制理论迅速拓广并变得多样化,其中建成系统的就是线性系统理论,当时已成为向非线性系统和分布参数系统拓广的模式及控制理论所有新成果的检验基础。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得控制理论向鲁棒控制和与计算机科学更紧密联系、结合的方向发展,从而产生了智能控制、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研究方向,模糊控制理论、神经网络NN(work)等更为复杂、智能的控制理论相继出现。从维纳的经典控制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的智能控制理论,其主要的应用范围还主要是工业控制、航空航天等自然科学领域。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几乎覆盖了所有领域,各种学科相互渗透,社会科学的理论不再仅仅是可用经验和检验形式加以阐述的命题,社会科学正在变成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硬”科学,自然科学也正变成社会科学那样的、与社会经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软”科学,经典的控制理论被逐渐地应用到了企业管理、项目投资、资产评估、金融工程、人力资源等各种领域。例如,最优控制理论被应用到了企业生产的库存管理系统中;自适应控制理论被应用在了财务信息处理系统中;控制理论中的稳定性分析被应用于投资系统模型产出和价格调节等。对于经典控制理论而言,,其中包含:广义对象方块P和控制器方块K;w和u是对象的两组输入,它们分别表示为其外部输入和控制输入;z和y是对象的两组输出,分别表示为其受控输出和测量输出。wP(s)K(s)。自校正自适应控制系统作为典型应用型控制系统,它把系统辨识和最优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典型的控制理论的应用,,该控制系统会随时根据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辨识出被控对象的参数向量?,根据现时对象的参数和目标函数,及时求出最优控制器参数,然后将原控制器的参数作相应调整,该控制方法是:一面辨识系统的参数,一面计算最优控制,然后校正控制器参数。控制器参数计算算对象参数辨识控制器被控对象命令信号?,需要确定系统状态方程。对于连续系统,其状态方程一般为:( ) [ ( ), ( ), ]X t f X t u t t?其中:( )X t为n维状态向量,( )u t为?维控制向量,][?f为n维向量函数。对于离散系统,其状态方程一般为:( 1) [ ( ), ( ), ]X k f X k u k k? ?其中:( )X k为n维状态向量,( )u k为?维控制向量,它们都是在均匀采用点kT时刻的值,T为采样周期,][?f为n维向量函数。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最优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通常采用二次型形式,如:1 1( ) ( ) [ ( ) ( ) ( ) ( ) ( ) ( )]d2 2tT T Tf ftJ X t SX t X t Q t X t u t R t u t t? ? ??其中:S、Q(t)和R(t)为事先取定的加权矩阵。这样的性能指标容易使最优控制取状态函数,即实现闭环控制,这在工程实现上很有好处。。(1965—1998)开创性地提出了管理控制系统理论,认为规划和控制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活动,包括战略规划、管理控制、任务控制三个层次。控制系统由控制器、被控制的系统以及环境组成。管理控制系统的主要目标是管理者监督组织中其他成员落实组织战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