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启迪辩证思维.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启迪辩证思维.doc

上传人:upcfxx 2022/2/2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启迪辩证思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启迪辩证思维,突破教学难点
惠阳区第一中学:刘伟荣
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着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启迪辩证思维,突破教学难点
惠阳区第一中学:刘伟荣
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着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现实世界充满着矛盾,数学是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反映,如有理数概念方面的正数与负数;运算方面的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思维方法的具体与抽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已知与未知,繁难与简易等等都是一对一对的矛盾,且这一对一对的矛盾都表现为对立统一的形式。数学教学,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很多的基础知识,还必须让学生明确知识之间的关系,领会法则,公式的推理过程,尤其是启迪他们的辩证思维,熟悉各种转化方法和规律。这样,才可能使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各种可能使之转化的已知条件,利用这些已知条件转化,就可达到问题的解决。(精品文档请下载)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探究发现法,思维转化等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可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来达到对知识的发
现,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且在探索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如在《有理数》这一章中,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得出就是应用思维转化的典型例子,故我们在教学减法法则时,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引导学生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得到法则。例如:求(+3)-(—5)的差,就是求一个数(?),使(?)+(—5)=+3,然后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结论:(+3)—减转化为加 (-5)=(+3) 负转化为正 +(+5).再通过选用不同的减数,:(1)、(+10)-(+3);(2)、(+5)-(+2);(3)、(+5)+(-2).从而请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最后老师再完整地总结出法则。使学生确信这个法则,并通过足够数量的练****在练****中要求学生写出“减转化加”的过程,使学生确保减法转化为加法是解决有理数减法运算重要途径。在小结时,教师还可以对比减法法则,与加法法则的探索过程,指出这实际上代数数学中常用的两种研究方法,一是从具体到抽象;二是以已有的结论充分利用,解决新问题;发现新结论。通过比较,使学生对转化思维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进一步加深辩证法中事物可能相互转化的规律。(精品文档请下载)
另外,在做减法运算时,要避免学生易犯如下错误:(1)一个数减去0较容易,仍得这个数,但0减去这个数,易出错。例如:5
—0=5,也就是说任何不等于0的数减去0仍得这个数,这一规律学生容易理解,易掌握,但0—5=-5这样的例子中,有些学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