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标准书写.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标准书写.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22/2/2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标准书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PICC穿刺前准备穿刺静脉首选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入锁骨下静脉至上腔静脉,或下肢大隐静脉入腹主静脉至下腔静脉。将患儿置于远红外辐射抢救台上,取仰卧位,予心电监护。穿刺侧上肢与身体呈90°,测量进管长度,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右胸PICC穿刺前准备穿刺静脉首选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入锁骨下静脉至上腔静脉,或下肢大隐静脉入腹主静脉至下腔静脉。将患儿置于远红外辐射抢救台上,取仰卧位,予心电监护。穿刺侧上肢与身体呈90°,测量进管长度,~1cm。以穿刺点为中心,上至肩部、腋窝,下到手腕、手指,用75%酒精、2%碘酊消毒各3次。取无菌巾垫在患儿手臂下,铺无菌洞巾,更换无菌手套,修剪导管长度,生理盐水预冲导管、肝素帽,修剪小块纱布(1 ×1 cm) ,用于穿刺点上方压迫止血。再用2%碘酊、75%酒精消毒穿刺侧肢体,待干,扎止血带或助手按压欲穿刺静脉上端,穿刺所选静脉。由于VLBW静脉非常表浅、易破,进针时可尽量贴近皮肤,压低角度直刺静脉,~ cm,撤针芯,送入导入鞘,松止血带,穿刺者左手食指按压导入鞘上端静脉处,以防出血,用镊子将导管通过导入鞘缓慢送入静脉,当导管位置到达肩部时,助手将患儿头转向穿刺侧,下颌贴近锁骨,送入导管至所需长度后,退出导入鞘并撕裂,按压穿刺点止血3~15 min,见无继续出血后,清洁穿刺点周围皮肤,用1 ×1 cm纱布块压于穿刺点上方,无菌胶布覆盖圆盘,外露导管呈“S”型,用3M透明敷料固定,接肝素帽后用稀释肝素液正压封管。待X线摄片,定位准确后方可输液。
PICC置管后护理:置管后第一个24 h更换敷贴一次,若出血量多可加压止血,以后每周更换敷贴一次,平时敷贴松动、污染、渗血多时随时更换。每次更换敷贴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撕敷贴时从下往上撕开,避免将导管带出,影响导管尖端位置,穿刺点周围皮肤及导管外露部分用2%碘酊、75%酒精消毒,移动更换圆盘位置,避免局部压迫过久。肝素帽每3 d更换一次,发现有血液回流时及时更换。119Fr导管避免采血、输血,建议24 h维持输液,输液速度> 2 ml/h,常规用5U / ml肝素液脉冲式冲管12 h一次,输注脂肪乳时每6 h冲管一次,外出检查或停止输液时予正压封管。定期检查穿刺侧肢体,若穿刺点上方出现条索状发红,可给予持续湿热敷
,用喜疗妥软膏外用, 3次/d,同时抬高肢体,可暂停PICC通路输液,予正压封管,一般1~3d后能好转, cm或连续7 d不改善,给予拔管,拔管后剪去导管顶端1~2 cm送细菌培养。PICC置管是VLBW静脉输液的适宜方法,VLBW多住院时间长,输静脉营养液等高渗及刺激性药物及液体的机会多,反复穿刺可对患儿周围静脉造成损伤,直至难以找到可供穿刺的血管,而长期反复的疼痛刺激又可造成患儿神经行为的发育异常。PICC置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感染率低,不限制输入液体的渗透压,且可选择的外周静脉多,具备较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