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隧道监测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101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隧道监测方案.doc

上传人:lu2yuwb 2022/2/26 文件大小:1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隧道监测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至××段
××隧道监测方案
××××工程试验检测
二零一零年八月
×× ××至××××段
××隧道监测方案
术负责人:对工程的技术及质量负责,编写实施细那么,审定报告等。
现场监测组:设组长1人,组员3人,主要负责监测实施方案、现场数据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并负责提交监测报告。
上官山隧道监测方案 陕西海嵘工程试验检测

5监测频率
根据施工图设计资料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标准?〔JTG F60—2022〕要求,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频率见表3。
现场监测工程及频率 表3
监测内容
方法及仪器
测点布置
量测间隔时间
1~15d
16~1
个月
1~3
个月
大于
3个月
地质超前预报
地质雷达法
每30m一个断面
根据实际预报结果断定下一测试断面位置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测、地质罗盘等
开挖及初期支护后进行
-
拱顶下沉
水准测量法,精密水准仪、铟钢尺等
h<30m时,S=10m h>30m时,S=20m
2次/d
1次/2d
1次/周
1次/月
周边位移
各种类型收敛计
地表下沉
水准测量法,精密水准仪,铟钢尺等
h<15m时,S=5m 15m<h<30m时,S=20m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30m时,
2次/d;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60m时,
1次/2d;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80m时,
1次~7d;
注:S—测量间距; h—隧道埋深。
6监测方法

地质雷达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电磁波法,是一种高分辨率探测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天线向掘进方向发射高频电磁波,对于不同的介质〔地质体〕,电磁波的传播特点不一样,当遇到存在电性差异介质的界面时,便发生反射,并返回为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与距离成正比,因此可计算出界面位置,并可根据反射波的振幅、频率特征推测地质体的性质。断层破碎带、含水带、软弱结构面、溶洞等都与周围岩石存在较大的电性差异,用GPR方法进行超前地质探测正是基于这一前提。
上官山隧道监测方案 陕西海嵘工程试验检测

现场探测时,可在掌子面布设“井〞字型测网(测线布置见图1)。当区域构造走向与隧道轴线大致平行时,应在隧道侧壁布置一些测线。采用连续观测方式,用REFLEXW专用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在资料处理的根底上,分析地质雷达图象,识别反射信号,确定电磁波在岩石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反射波的到达时间,计算反射界面的位置,通过分析反射波的振幅、频率,结合前期勘察资料推断地质体性质。
图1 地质超前预报测线示意图
探地雷达〔GPR〕方法是一种高频电磁波法,其具有频率高、衰减快的特点,因此探测距离较短〔30米为宜〕。但其分辨率高,对围岩内的软弱结构面、岩溶、富水带等地质异变情况探测效果好,且施工方便。
上官山隧道监测方案 陕西海嵘工程试验检测

、拱顶下沉
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浅埋地段〕等必测工程设置在同一断面,其量测断面间距、测试频率应根据表3确定。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量测部位和测点布置见图2。

测点埋设:采用φ22钢筋,长30cm,端部用φ8钢筋焊接一个三角形,用于挂尺。隧道开挖后布设拱顶测点和两对水平收敛测点。布点时要求将钢筋垂直锚入隧道顶面或侧壁围岩中,外露5cm左右。对测点要采取保护措施〔如用塑料袋包裹,以防喷浆时沾上水泥浆而引起量测误差〕并做上标记。
图2 周边位移、拱顶下沉测点布置图
在不受到爆破影响的范围内尽快安设测点,距开挖面不应超过2m,,将测点用水泥砂浆牢固的固定在选定的位置上,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能真实地反响围岩、支护的动态变化信息。测点牢固后即可测量,并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最迟不得超过24h,并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
上官山隧道监测方案 陕西海嵘工程试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