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章分封建国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1一、分封制2什么是分封制简单的说,分封制就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标准,分邦建国的一种制度,它的尺度主要是宗族血缘关系。《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周亲屏周。”同时,分封制也是一个姬姓诸侯与众多异姓邦家共处的制度,许多渊源古老的邦族都在这样一种制度下得到承认和延续,最终达到融合而成为政教、文化统一的民族。3为什么要实施分封制?《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周公吊二叔之不咸(和),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稳固周王朝政治的原因。封建诸侯实际是一种军事镇服和武装移民活动,建立于各诸侯国是周王朝的军事据点。4分封制下的诸侯国有许多种。新封建的邦国中以姬姓为主,数量最多。这是封建邦国的第一部分,属于周王朝的亲族国家,其主要之国有鲁、卫、晋、燕等。5一、周的同盟者,如姜太公受封的齐国,或许还有许、纪等小国。姬、姜两姓为世婚。二、以殷商人群为主体的封国宋。三、其他一些古老的人群,如陈、杞等,据说陈国之君是舜的后代,杞则为夏的后代;还有地域在今北京一带的蓟,据载是尧的后人。四、还有大量的古已有之的小邦国,在周人的分封建国中,被作为“附庸”而不是独立的封国,分配到各大诸侯国中去,是独立性不完整的载了鲁国境内的一些这样的古老的小邦。还有一类是一些异姓邦国,其中包括:6西周封建诸侯的高潮期,是在周初的成王、康王两代的几十年中;作为一项制度,分封诸侯的做法,到周宣王时期还在延续。西周封建的范围,南至江汉流域,这里有所谓“汉阳诸姬”,北至燕山南北,动到大海,西至陕西甘肃交界地带,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建立起庞大的王国政治体系。7伴随着大封建,是对古老的人群进行的分解和组合。分解最严重的首先是殷商人群。同时,也不要忽视,在这古老的族群的分解中,周人的族群,也同样经过了最深刻的改变。周族克商时,据专家推算,大体在十五万人左右。这样少的一群人要在短短的时间内,,所谓的分封制,一方面是周人及其同盟者的遍布天下,一方面也是以分封为依托,对殷商及其他古老族群的进行的拆解。(参许倬云《西周史》)新形态的邦家社会,就诞生在这封建和拆解的基础上。8周人的分封制却有着自身重要的特征。在这里,我们看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特点,它在建立新的建国社会时,不是抛弃旧有的血缘关系,而是利用它,同时也是在利用中改变它。,就周人及其同盟者而言,会强固国与国之间的患难与共;就是对那些原无瓜葛的族群,甚至曾是敌对的人群,广泛的婚姻关系,也会起到化敌为友的亲和作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