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第 2 页 共
马尔克斯简介|后马尔克斯时代的孤独与写作阅读答案
后马尔克斯时代的孤独与写作阅读答案
思郁
20世纪以来,拉丁美洲的文学一方面继承并努力挖掘民族文学传统,特殊是古老的印第安人文学传统,另一方面踊跃吸取西方文学的艺术精华,特殊是现代派文艺的有益成分,从而缔造出符合民族审美心理的新的文学样式——魔幻现实主义。这是一种富有艺术表现力的文学创作方法,渐渐风行文坛,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学潮流,促成了拉丁美洲“文学大爆炸”。每次谈论拉美文学必谈马尔克斯和《百年孤独》,必谈拉美文学“大爆炸”,但是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这一事务呢?
“文学爆炸”最初作为一个松散的整体而存在,并非因为它的成员之间富有某种专属权力,也并非因为他们在美学和政治观点上具有某种相同。当年的亲历者智利作家何塞·多诺索认为,他们那代人缺乏自己文学上的父辈,这最大限度地丰富了他们。在政治压迫和生活贫瘠的双重压力之下的年轻作家们,遭遇着“孤儿境遇”,在他们身上形成了一种空白,使他们拒绝前一代小说家强加的东西,但也急需补充养分。多诺索在《文学“爆炸”亲历记》中说:“我很有把握地认为,我们这一代的小说家差不多一味向外看,不仅朝西班牙语美洲之外看,而且也越过同一种语言,朝美国、朝撒克逊语言国家、朝法国、朝意大利看,去找寻养分,开放自己,让自己传染各种从外部来的‘不纯粹’的东西;宇宙主义的,时髦的,外国化的,在当时人们单纯眼光中,新小说家采纳的是离经叛道的做法。”
于是,在那些最大程度代表拉美现实主义的著作中,我们发觉了卡夫卡、萨特、福克纳的影子。但是令我们真正感到震撼的是,我们在读拉美文学的时候,却从来没有觉得他们在效仿某个人。他们渐渐成熟的文学中,在汲取与继承之间找到了那个恰如其分的平衡点。略萨曾经如此定义作家:一个为自己驱魔的人。马尔克斯也曾多数次提及福克纳教会了他写作,因为福克纳所描绘的世界和他描述的相像之处如此之多。但是他更加强调,他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效仿福克纳,“而是去幸免他那种已经左右了我的影响”。
《百年孤独》的写法树立了一个标竿,成就了一批中国作家的写作模式。但是假如此时此刻新一代的小说家还要如此写作就显得特别愚蠢。事实上,虽然拉美文学中有两位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其他作家的才情根本不输他们,他们每个人都代表文学不同的面对。比方萨瓦托早年的小说《隧道》中,我们发觉了许多不同于拉美特质的东西,他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