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7
文档名称:

楷书毛笔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6,370KB   页数:19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楷书毛笔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28 文件大小:6.2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楷书毛笔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楷书毛笔
现在学习的是第一页,共197页
楷书又称为“真书”,“正书”.它始于汉末,成熟于魏晋,至隋唐而登峰造极.楷书字型方正,点画匀称,结构清楚,楷书实用价值颇大,艺术性也很强,成为了汉字的标准字体.
  楷书从字型的大小线上,从而产生美的外观(见图3 —5)。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五页,共197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六页,共197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七页,共197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八页,共197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九页,共197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页,共197页
收笔示范(视频)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一页,共197页
四、折的两种书写规律 1、起笔折法—— 弹、挑、点、带、转
要想使折笔具有康有为所说“凝整沉着”的效果,还须注意折笔角度要在直角以内。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二页,共197页
2、三角形法 —— 弹、挑、折、折、转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后三步折、折、转钩出三角形的轮廓,再调整笔锋运笔。特别适合写横折、横钩、竖钩,也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见图3 —7)。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三页,共197页
五、折钩的书写规律     折钩(横钩、竖提、竖钩)的书写规律与折的三角形法基本相同,都可按“弹、挑、折、折、转”五个步骤书写,不过竖钩应按“弹、折、折、转”四个步骤书写更合理,因为如果竖钩也写出同竖提一样的“脚后跟”,其效果必然难看而且拖沓累赘。竖提更适合用弹、挑、点、带、转法书写。(见图3 —8)。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四页,共197页
六、弧钩的书写规律 —— 弹、弧、折、转
    弧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的写法同折钩略有不同,如用三角形法书写,钩的背部多出一个拐角,因而特别难看,所以要用“弧”代替折钩的“挑、折”两步,这样,写出的弧钩才有美感。弧钩的书写规律可以用“弹、弧、折、转”四字概括(见图3—9)。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五页,共197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六页,共197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七页,共197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八页,共197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九页,共197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页,共197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一页,共197页
折 折钩弧钩的书写(视频)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二页,共197页
七、点的书写规律—— 线(线型笔画)的浓缩
楷书的基本点有五个:
斜点——反捺的浓缩
竖点——垂露竖的浓缩
左点——右短竖的浓缩
撇点——短斜撇的浓缩
提点——提的浓缩
这些点是这五个对应笔画的缩写——去中间行笔,接两头起笔和收笔。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三页,共197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四页,共197页
各种点的写法(视频)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五页,共197页
八、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
     一、长横 除了按起、行、收笔的一般规律书写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拱形造型。左半段略向上 倾斜,与水平线的夹角在5 °左右,右半段在行笔刚过左半段及时压平,收笔时自然有拱形造型。2、中段略细。行笔时笔锋略提,笔画自然变细,但不可太细,否则成为“蜂腰”横病笔。3、收笔上方下圆。收笔的“挑”和“折”形成方角,使横神采顿生;最后“转”一定要圆,与方角形成对比,即和谐又有变化。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六页,共197页
二、左尖横 1、起笔写点要水平,左要尖。笔锋调好后沿水平方向由轻到重顺锋而下(手指执笔的轻重感要敏锐),略拉长形成左尖右圆的杏仁点。2、收笔仰势上抬。反弹转换笔锋提起后,提锋由下边沿向前向上延伸,再左上折与起笔下边保持平行,最后从上边收锋。3、笔画左低右高。与长横略斜带笔相同,带笔后保持斜向直接行笔(由于平点起笔笔锋指向已达到横的中锋运笔要求,故省略转笔调锋这一步而直接行笔),收笔后必然左低右高。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七页,共197页
三、悬针竖 1、收锋要在正中。收笔完成时,笔锋要在笔画的中轴线上,这就要求起笔转笔时要到位,保证笔锋的方向指向正前方且在笔画正中央。2、笔画要饱满。铺毫行笔要写到整个笔画的四分之三或五分之四方可提笔收锋。3、收锋动作小。反弹转换动作幅度要小,写出的笔画才能精致利索。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八页,共197页
四、短平撇 1、角度要平。取决于带笔方向,所以点之后要向左平缓带笔,而不是斜下带笔。2、转笔变大。随之而来的是转笔幅度加大,笔锋由向左前转为向右,写成的撇自然是较平的(不需要绝对水平)。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九页,共197页
五、竖弯撇 1、转弯幅度大。由起笔的垂直向下到收笔的水平向左,靠腕的灵活转动控制笔锋转弯。2、锋向要跟踪。由于转弯幅度大,所以转弯时笔锋指向也要用手指顺时针捻动笔杆跟踪调节。否则写撇拐弯时笔画变粗而不协调。3、手腕转动和手指捻动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