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汉字的起源简
第一页,共49页幻灯片
一、汉字起源的研究意义
对于汉字学的价值
确认汉字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对于文明史的价值
第二页,共49页幻灯片
二、汉字起源问题的性质
科学的假说
第三关于汉字的起源简
第一页,共49页幻灯片
一、汉字起源的研究意义
对于汉字学的价值
确认汉字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对于文明史的价值
第二页,共49页幻灯片
二、汉字起源问题的性质
科学的假说
第三页,共49页幻灯片
三、判断汉字起源的标准
两种标准:
考古学界
文字学界
上限 ?
起
源
段
下限 甲骨文
第四页,共49页幻灯片
四、建立汉字起源假说的材料
(一)传世文献和传说
(二)考古发掘出土资料
(三)汉字以外的其它文字材料
第五页,共49页幻灯片
(一)有关汉字起源的记载和传说
第六页,共49页幻灯片
1. 河图洛书说
传说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
《论语·子罕》:“子曰:鸟凤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孔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第七页,共49页幻灯片
八卦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第八页,共49页幻灯片
第九页,共49页幻灯片
《河图玉版》:
“仓颉为帝,南巡守,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洞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第十页,共49页幻灯片
河图洛书说评价
合理:
八卦符号各代表一定物象又相互区别;
汉字的发源地点在河洛一带。
不合理:
形体太简单,区别性太小 ,不可信。
第十一页,共49页幻灯片
《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郑玄注:“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
《尚书·叙》:“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第十二页,共49页幻灯片
结绳记事
第十三页,共49页幻灯片
结绳记事说评价
合理:
帮助人记忆,与文字产生的道理一致。
不合理:
有效但区别度不足。
第十四页,共49页幻灯片
《说文解字·叙》:“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又:“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第十五页,共49页幻灯片
《吕氏春秋》:“仓颉作书,后稷作稼。”
戊己甲乙 居首共友
所止列世 式气光明
左互父家 受赤水尊
戈矛斧芾
第十六页,共49页幻灯片
《论衡·骨象》:“仓颉四目。”
第十七页,共49页幻灯片
仓颉造字的效果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识字课本《仓颉篇》
第十八页,共49页幻灯片
仓颉造字说评价
合理性
提供了创造文字的条件:
社会的发展;史官的职责。
不合理性
文字不可能由一个人来造,
需要约定俗成。
第十九页,共49页幻灯片
(二)考古发掘出土资料
商代 甲骨文
夏代
《吕氏春秋》:“桀将亡,太史令终古执其图书而奔于商。”
《尚书》:“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
第二十页,共49页幻灯片
新石器時代
第二十一页,共49页幻灯片
大汶口文化遗址 前4500-2300
第二十二页,共49页幻灯片
马家窑遗址
第二十三页,共49页幻灯片
西安半坡、姜寨遗址(仰韶文化)
第二十四页,共49页幻灯片
西安半坡遗址 前5000-3000
人面鱼纹
第二十五页,共49页幻灯片
评价
合理性:
具有一定区别性的记号,可以帮助人记忆。
不合理性:
石器时代的陶符只是为了某种需要而做的记号,同语言没有关系,只能独用很难组合。
假如它是原始的汉字,就应随着汉字的发展而发展,不该停滞不前。
第二十六页,共49页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