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基础知识
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认证辅导
--主讲:包久晖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2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劳动力的稀缺性
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
稀缺性
二、效用最大化
个人追求的目标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两大主体是企业和个人,市场主体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标:
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利润”是企业生产的总收入减去总费用的差额部分。
利润最大化的含义就是:如果上述差额是正值,则越大越好;如果上述差额是负值,则越小越好。
三、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组成部分。
在劳动力市场中,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者,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通过双方的无数次选择,按照一定的工资率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的职业岗位上。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与其他市场是相似的,即通过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解释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方法
(positive economics)
“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
(1)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2)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事实和经验进行检验。
2、规范研究方法
(normative economics)
“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研究方法的特点:
(1)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现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
(2)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p5
25-55岁年龄段的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
3、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二、劳动力需求
p8
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1、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2、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1、劳动力市场的含义:p11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
中等口径的劳动力市场
广义的劳动力市场
2、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
3、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1、人口规模
2、人口年龄结构
3、城乡人口结构
(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