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医学观察指南.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医学观察指南.doc

上传人:dyx110 2022/2/28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医学观察指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2页 / 总页数 19 页
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医学观察指南
附件 6


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医学观察指南

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一)管理对象。
1.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台账,如人员基本信息台账、核酸检测记录、 体温监测记录、消毒记录等。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防止观察点交叉感染。
2. 人员信息管理。
辖区政府或疫情防控指挥部对隔离人员的姓名、性别、 年龄、现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健康状况(是否有基 础疾病、精神疾病,服药情况,是否有需要陪护的儿童、老 年人、无自理能力的病患,是否为孕产妇等)等信息进行登 记,鼓励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及时向观察点推送转运 观察对象名单与基本信息。观察对象进驻观察点后,医务人 员尽快(不超过 24 小时)核实观察对象基本信息和健康相关情况。
第5页 / 总页数 19 页
3. 卫生防疫要求。
(1) 居住期间,应当尽可能减少直接接触,近距离接 触
时需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
(2) 所有观察对象在观察期间不允许与其他观察对象 接触。除工作人员外,严格限制人员进出。如确需前往集中 观察点内公共区域活动的,应当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彼此间 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驻留时间,尽量不触碰公共区域物 品及设施。
(3) 应定时开窗通风,并根据气候条件适当调节开窗 时间;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如使用集中 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 风。
(4) 每天对走道、楼梯等场所进行1次消毒,至少清理 1次垃圾,必要时及时清理。隔离期间房间和卫生间可由隔
离人员自行消毒。对临时设置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要 进一步强化消毒措施,增加消毒频次。
(5) 加强隔离医学观察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做好生 活
保障。
(6) 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隔离场所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和 粪
便污水的消毒处理,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7) 物品、家具表面等可能被污染的表面每天消毒2次,受
唾液、痰液等污染随时消毒。消毒时用有效***为500mg/L~ 1000mg/L含***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第6页 / 总页数 19 页
(8) ) 餐具首选煮沸消毒15 分钟, 也可用250mg/L~
500mg/L含***消毒液溶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9) 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应当按房间分区专用,使 用后以1000mg/L含***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 清水冲净,晾干存放。
(10) 单人隔离使用的厕所每天消毒1次。便池及周边 可用2000mg/L的含***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厕所门 把手、水龙头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为500mg/L 的含***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 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11) 出现病例的房间、设施及物品在疾控部门指导下 由
专业人员进行终末消毒及评估。
(12) 解除隔离观察转出后的房间、设施及物品,由观
察点工作人员进行清洁和消毒。
(13) 隔离场所所有垃圾包括观察对象餐盒、生活垃圾 等均应当装入黄色医用垃圾处理袋内,按医疗垃圾要求,每 日集中回收至隔离点垃圾贮存站。隔离场所贮存垃圾可根据 实际贮存量每2~3天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用专车进行回收 处置,并做好日期、数量、交接双方签名登记工作。
4. 工作人员要求。
(1) 集中观察点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当做好个人防护, 穿
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 与被隔离对象保持 1 米以上距离。如转运病人或因其他工作需要与被隔离对象近距离接触时,应当佩戴 N95 口罩。工作后注意洗手和消毒。
第7页 / 总页数 19 页
(2) 医护人员要加强对现场消毒人员培训,确保现场 消毒人员能够正确进行个人防护、消毒剂配制、手卫生,规 范开展消毒操作。
(3) 保洁或消毒人员在配制消毒液时,应当穿戴医用 外
科口罩、乳胶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工作服等。
(4) 所有工作人员应做好健康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 5.
健康监测要求。
(1) 医护人员要登记所有隔离对象基本情况,全面落 实集中隔离人员健康监测工作,每天早、晚对其各进行一次 健康状况监测,并做好记录。鼓励使用新技术手段对隔离人 员开展体温监测,了解其是否有基础疾患,保障隔离期间的
正常用药。
(2) 在监测过程中发现隔离对象出现发热、干咳、乏 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应当及时向当 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辖区疾控机构报告,并按规定立即转 至定点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