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传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好发病于夏秋季(6—8月为发病高峰期),主要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可散发,亦可引起局部暴发和流行。国家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根据《传染病防治法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传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好发病于夏秋季(6—8月为发病高峰期),主要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可散发,亦可引起局部暴发和流行。国家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落实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蔓延,大幅度降低发病率。
二、组织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正确分析^p 判断疫情形势,将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及时调整到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关口前移”。保障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二)成立防控工作小组。要成立防控手足口病领导小组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小组、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负责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小组,负责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理的技术指导及相关标本的采集指导;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医疗救护的诊断、治疗技术指导。
(三)严格实行防控工作责任制。为确保把防治工作抓紧抓好,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预防控制、卫生监督要建立工作责任制,积极主动地开展好各项工作。
三、技术措施
(一)严格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医疗单位、疾病预防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发现手足口病病人后,要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进行网络直报。不得出现误报、迟报和漏报。根据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的要求,各医疗单位对手足口病疫情相关情况和防治工作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各医疗单位每日下午3时前将疫情相关情况和防治工作情况报市疾控中心,由市疾控中心负责统计汇总上报市卫生局和青岛疾控中心。
(二)流调及疫情处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住院病例和聚集病例及爆发点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的处理;人民医院、中医院负责本院住院病例及门诊观察病例的样本采集,各镇卫生院负责本医院接诊住院病例样本采集(包括咽试子、血和疱疹液)并对辖区内散居儿童及幼儿园、学校散发病例进行流调,发现疫情报告要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深入分析^p 疫情的三间分布和流行特点,随时掌握疫情动态。
认真落实消毒处理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病例发生所在地要及时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垃圾、粪便、污水及时清运消毒,整治城乡卫生环境;对于患者的用品、衣物、呕吐物、排泄物及其容器等用含氯消毒剂以适当比例配比进行消毒;使用菊酯类杀虫剂杀灭蚊蝇,具体消毒方法见附件1-1。严格保护生活饮用水,尤其对于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的村庄,要整治水地周围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严防水污染。
1、对病人实行隔离治疗,严格管理传染。对于传染按肠道传染病处理原则进行隔离,加强医院消毒和污物处理,杜绝院内感染;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要限制其陪护和接触者人数,强化洗消措施;对居家治疗的病人及其接触者,由乡镇、村、社区防保人员具体指导落实隔离措施和周边区域的消毒处理措施。
2、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对托幼机构要加大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晨检制度,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