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子测量综合实验报告555信号发生器
555信号发生器
报告人:
学 号:
专 业:
指导老师:
2010年 12 月 10 日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三、设计方案论证:
四、整体电路设计矩形波
三角波
, 正弦波 ,
w RP=100%
交流输出交流输出电输出功率
P=VI 电压 流
矩形波
三角波
, 正弦波 ,
w
其实功率本来可以用瓦特表直接测但正弦波功率太小使视数到0
所以在此不使用瓦特表直接测量
6、其它仿真结果分析
(1)刚开始仿真时,三个波形都不稳定如图,需过一段时间才会稳定。原因是各电容充放电需要时间,会产生一定的时延。
用示波器测量该延迟时间大致为:
矩形波
三角波
正弦波
(2)使用Multisim中的多通道示波器将矩形波、三角波、正弦波显示在一个屏幕上。
则可直观地看出:(1)三种波的周期基本相同;(2)矩形波高电平时积分电容C5充电,矩形波低电平时积分电容放电;(3)由电平的高低可知积分电容C5使三角波相角比矩形波少90度,而电容C6、C7使正弦波相角比三角波少大约180度(反相)。
六、电路安装与调试
本学期的Multisim、protel实习期中以后才开始,因而本实验电路板制作时只会用万用板焊接导线。从调试结果上看,电路板的制作还是比较成功的,首次调试三种波形就都出来了,频率、幅值也可调(但幅度不大),制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七、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
1、部分测量波形截图
2、基本波形测量结果
RP=0%时
测量波形 峰峰值 频率 有效值
矩形波
180mv 三角波
4mv 正弦波
RP=100%时
测量波形 峰峰值 频率 有效值
810HZ 矩形波
260mv 三角波
11mv 810HZ 正弦波
各标准值与实际值对照表
标准值 实际值
5V 电源
电阻R1 510Ω 504Ω
1K 电阻R2
62K 电阻R3
10K 电阻R4
10K 电阻R5
10K 电阻R6
3、未得出其它参数的说明:
TphRRRP32,,(1)占空比:因为(R3+RP)远大于R2,所以占空比=?TplTph,RRRPRRP323,,,,50%,不再测量;
(2)交流输出电流、输出功率:由于万用表测交流电流时必须将表串接入电路,对于已做
好的电路板来说几乎是不切实际的,因而没测交流电流,也就没有计算输出功率。不过在上
面的仿真实验中方便地将万用表串接入电路测了交流电流并计算了输出功率。 (3)由于没有平均值电压表,无法测出均值,进而无法进行波形因数计算。
4、测量数据处理
(1),
k,,,
(2) 波峰因数
RP=0% RP=100%
矩形波
三角波
矩形波
5、误差分析
(1)由于隔直电容C4的容抗的分压作用在实际中不容忽略,所以555芯片3脚输出的5V电压经过C4后,再加上其它因素,。而后面的低通滤波电容的分压作用也要考虑,导致三角波、正弦波峰峰值比理论值低。这些误差还是相当大的。
(2)频率相对误差
|2620|,fmax,,,,100%% fmaxfmax
|810|,fmin,,,,100%%f minfmin
(3)从上面的各标准值与实际值对照表上可以看到,电源电压、电阻阻值都不是标准值。此外制作这块电路板时导线用网线,除了电线的电阻作用外,这种导线胶皮内不是一根铜线,而是一束细丝一样的金属线,在剥皮时很容易断,且焊接时不能保证所有细丝都焊上,这就导致了导线的阻值不均匀。此外焊点的接触也对误差产生影响。
八、实验总结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当有人请教杜甫如何才能学会作诗时,他如是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