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肠道传染病防治
第一页,共64页幻灯片
主要内容
传染病报告和处理规范
肠道传染病概述
几种主要肠道传染病的防治
霍乱
痢疾 甲型病毒性肝炎 伤寒/副伤寒
手足口病
第二页,共64页幻灯片能。
昆虫传播  苍蝇、蟑螂等都能起到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因此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十九页,共64页幻灯片
概 述
处置原则
疫情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
病人管理: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间不得从事食品制作、幼儿看护、病人护理等工作 ,要注意个人卫生,达到隔离标准方可解除隔离。
消毒: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日常用品,被污染的外环境和物品等;
第二十页,共64页幻灯片
概 述
处置原则
流行病学调查 :积极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填写相关个案调查表,积极寻找可能的传染来源,对与病人发病相关的饮用水、食物、周围人群开展详实的调查。
密切接触者管理:登记造册,医学观察,病原学检测,预防服药等
健康教育
第二十一页,共64页幻灯片
健康教育要点
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或腐败变质的食物,隔餐食物要充分加热;
饭前便后洗手;
做好病人粪便、尿液、餐具、污染衣物等消毒处理;
搞好环境卫生,防蝇防尘;
出现不明原因持续发热、剧烈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肠道传染病病人或带菌者不得从事食品制作、幼儿看护、病人护理等工作
第二十二页,共64页幻灯片
工作流程
第二十三页,共64页幻灯片
几种主要肠道传染病的防治
霍乱
痢疾
伤寒/副伤寒
甲肝
手足口病
第二十四页,共64页幻灯片
霍 乱
防治目标
不发生二代病例
不出现死亡病例
第二十五页,共64页幻灯片
霍 乱
病原体:O1和O139群霍乱弧菌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通常2~3天
传染期:粪便阳性期都有传染性,通常仅维持到恢复后的几天,偶尔病原携带状态可持续数月。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胃酸缺乏可使发病的危险性增大。
第二十六页,共64页幻灯片
霍 乱
诊断标准
带菌者:无霍乱临床表现,但是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细菌培养分离到O1 群和(或)O139 群霍乱弧菌。
第二十七页,共64页幻灯片
霍乱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既可诊断
与霍乱患者或带菌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共同暴露史,并伴有呕吐,少数病例可出现低热(多见于儿童)、腹部隐痛或饱腹感,个别病例有阵发性绞痛者。
有呕吐,少数病例可出现低热(多见于儿童)、腹部隐痛或饱腹感,个别病例有阵发性绞痛者,并且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毒素基因PCR检测阳性或者霍乱弧菌快速辅助检测试验阳性。
在霍乱流行期出现无泻吐或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但有严重中毒性循环衰竭,并且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毒素基因PCR检测阳性或者霍乱弧菌快速辅助检测试验阳性者。
腹泻次数频繁或剧烈,粪便性状为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脱水或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等休克表现.
第二十八页,共64页幻灯片
霍 乱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诊断
有临床表现,并且在腹泻患者日常生活用品或家居环境中检出O1 群和(或)O139 群霍乱弧菌者。
在一起确认的霍乱暴发疫情中,暴露人群中有临床表现的
确诊病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诊断
有临床表现,并且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细菌培养分离到O1 群和(或)O139 群霍乱弧菌。
在疫源检索中,粪便培养检出O1 群和(或)O139 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
第二十九页,共64页幻灯片
霍 乱
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2小时
病人管理:
病人的发现: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霍乱流行季节(5-10月)开放腹泻病门诊(肠道门诊),并按要求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农村基层医疗单位确因人员与房屋条件不能单独设立时,也应在门诊指定专人负责或专桌诊治。各地必须做到逢疑必检。
病人解除隔离的标准
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2天粪便培养(如无粪便,可用肛拭子从直肠取粪便)阴性;
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后,如无大便培养条件,自发病日起,住院隔离不得少于7天
第三十页,共64页幻灯片
霍 乱
密切接触者管理:
人群类别:
共同暴露史者
病人和带菌者的密切接触者;
管理
自末次暴露起医学观察5天
预防服药:2天
采便进行病原学检测,发现带菌者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首次采样应在服药前。
第三十一页,共64页幻灯片
细菌性痢疾
第三十二页,共64页幻灯片
细菌性痢疾
病原体:志贺菌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潜伏期:数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