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防震减灾知识讲座
主要内容
地震及地震灾害
避震与自救互救
居民抗震
2
地震及地震灾害
3
地球内部构造
4
板块运动学说
5
印度板块推挤欧亚板块的杰作
6
的火灾
印尼班达亚齐海滨地区
2004年6月23日
印尼班达亚齐海滨地区
2004年12月28日
28
次生灾害重,衍生灾害难以估量
。
,造成多条海底电缆错断,导致东亚地区互联网、国际通讯服务中断。
29
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死亡约20万人
1556年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约83万人
856年伊朗8级地震,死亡约20万人
,死亡约30万人
,死亡约23万人
世界历史记载死亡超20万人的地震
比照我国与国外地震损失
32
地震灾害的特点
一、直接灾害: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
主要有:    1、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2、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
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    3、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4、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可造
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33
地震灾害的特点
二、次生灾害: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主要的次生灾害有:    1、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2、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3、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4、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而引起。
5、影响社会稳定。当人们面对事先没有预料到的突发性灾害,尤其是陷入危险处境,生命平安受到威胁时,在不了解灾情和灾害开展趋势的情况下,人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容易发生冲动行为,造成救灾秩序混乱,影响社会的稳定。
34
地震火灾
地震火灾
一般是地震发生时破坏了房屋建筑,地下燃气管道〔燃气泄露〕或者供电设施〔短路起火,或者电火花把燃气点着〕而引起的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次生灾害。
35
日本地震引发的火灾
36
37
地震火灾的预防
家中防范:
居民应经常检查家中电气、燃气管线有无损害,加强燃气、明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及时清理门口、楼道杂物,保持畅通。家中应准备灭火器并熟知使用方法。
38
地震火灾预防
人员密集场所地震火灾的预防:
商场、宾馆、学校、医院等场所应组织开展地震火灾应急演练,预先设置人员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
消费者也应在购物的同时留意逃生出口,撤离路线。
39
地震火灾预防
临时安置点〔防震棚〕:
内不要随便吸烟、乱扔烟头,尽量不用油灯、蜡烛照明,需用时须放置在盛有沙土的容器内。防震棚之间应保持防火间距,且不要覆盖住消防水源〔如消火拴等〕,不要挡住消防车通道,有条件的防震棚内应配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材。
40
地震火灾逃生
利用地形、现场设施、生活用品等物件,选用平安方法下楼。如平安通道火势不大时,可用被子、毛毯、床单等浇湿裹身冲过火区,或利用水管、绳子滑下地面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体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
41
地震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地震谣言也是一种灾害
地震谣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地震传闻,由于地震谣传涉及面广、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因此危害甚大。这种传闻可以造成不是地震而胜似地震的损失。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发生过一些地震谣言广为流传的事件,在群众中造成严重的恐震心理,有的导致工厂不能正常生产、学校不能正常上课、商店不能正常营业、人员盲目地外逃、抢购生活用品,甚至由于采取不恰当的防震行为导致摔伤、摔死的事例时有发生。
42
如何识别地震谣言?
① 但凡迷信色彩或伴有离奇传说者(如润月、 甲子年要地震等);
②凡传说地震系外国人测出者(有说假设不震,其防震损失由他们包赔)
③凡传说地震震级大(如八级或消灭性地震),而发震时间地点十分具体者;
④凡提到某专家学者、某地震部门的预报,而不是当地人民政府发布的预报。总之,凡不通过各级政府而是小道传播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