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写生考察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1,16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写生考察报告.docx

上传人:zxwziyou8 2022/3/2 文件大小:1.1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写生考察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写生考察报告
2016年12月19日,我们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的学生最后一次写生之旅开始了,在邱老师的带领下,我们13级2班的学生怀着兴奋、激动得心情奔赴云南,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主要有三个站点:丽江——大理——腾冲。
云南省位于中设计,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长25米、、高4米,全部由石块垒砌,列为丽江古石桥之最,可见束河在丽江历史上的经济文化格局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青龙桥的桥面经过数百年风雨的洗刷使它变得斑驳苍老,却不失它的英雄气势和庄严厚重感,站在这里,你也许会听见马蹄的声音在回响。
12月23日,我们去了白沙古镇。白沙古镇位于丽江古城北约十里处,北临玉龙雪山,南至龙泉,西依芝山。作为木氏土司家族的发源地,木氏家族在白沙积累了规划城镇的经验,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组成部分之一。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彭萍大师的刺绣学校。2008年,彭萍女士创立丽江“木氏刺绣学校”。学校位于雄浑大气的玉龙雪山山麓,“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组成部分之一的白沙古镇上。学校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聘请3名高级工艺美术师为技术顾问,专职刺绣教师5名,先后培养了来自国内及欧、美、韩等各国学员数十名。
多年来,彭萍就扎根玉龙县白沙古镇从事刺绣,不仅对纳西族文化艺术有切身体验,同时也深受藏族文化艺术的浸润。彭萍大师的绣品在技法上吸取了
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四大名绣的技术特点,并结合彝族、苗族等云南本土的一些刺绣针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创作了大量又优秀的具有地域文化元素和艺术风格的作品,形成地域特色和个性风格。
12月24日,我们驱车赶往大理,在途中,我们去了周城。周城被誉为“白族扎染之乡”,位于大理古城北23公里,坐落在离下关38公里处滇藏公路旁,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8868多人,几乎全是白族。全村居住1500余户白族居民,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为对外开放的白族民俗旅游村。
我们主要去参观了周城的蓝续绿色文化发展中心。在这里体验了最著名的白族扎染。大理白族地区的扎染原料为纯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染料为苍山上生长的廖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工艺过程分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拆线、漂洗、整检等工序。制作时,根据人们喜欢的花样纹式,用线将白布缚着,做成一定襞折的小纹,再浸入染缸里浸染。如此反复,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浸染到一定承担后,取出晾干,拆去缬结,便出现蓝底白花的图案花纹来。这些图案多以圆点,不规则图形以及其他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
当天下午来到大理洱海边。翌日,我们去了苍山洱海。除了苍山的巍峨与洱海的广阔以外,这里的人民也很淳朴。这里大部分都是白族。白族服饰在色彩上大多为红白相间,采用对比鲜明、明亮的色块反衬出色调的协调。女子服饰艳丽、朴素,上身衣装以及头饰较为复杂,下身裙饰比较简单、朴素,而且,年轻姑娘的服饰较为艳丽,年长女子的服饰崇尚淡雅。年轻姑娘好梳辫子,头饰叠成长条形盖于头上,红色的绳子绕辫挽上,形成上为龙马角,下为龙凤尾的格局,左侧一条缨穗垂于耳畔,随风飘扬。
12月26日,我们一早便赶往腾冲,到达腾冲已是傍晚时分。
12月27日。去了芒市的勐巴娜西珍奇园,迈入珍奇园,跳进眼帘的是两座醒目的标志,一个是白龙亭,为傣族泼水节的标志;一个是景颇族目脑纵歌节的标志。抬头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