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和教育措施
一、前言
根据我校学生2012年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显示:%的家长没有固定工作,直接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家长学习情况,并与家长一同坐下来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样我校的每个家长都能把学生的各项能力放在一起去测评,而不是单纯的只看期末的一张试卷,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家长更能了解我的工作,也让家长了解学生每天的变
化,家长们对我校的这种做法非常满意,也对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充分的关注。
(三)培养挫折的承受能力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因此,我们不是怎样设法减少孩子可能遇到的挫折情境,而是帮助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和心态去对待困难和挫折。
首先,教师、家长从自己做起摒弃遇到挫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这种错误观念。众所周知,尽管我们常常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挂在嘴边,实际上却仍以成败论英雄,尤其是在学习成绩上。如果考试成绩好,不但有父母给予的各种物质上的奖励,还有教师给予的表扬和青睐。一旦考试成绩不好,不但要挨父母的白眼,还要接受教师毫不留情的批评。这就无形之中让孩子意识到,只有成功才能受到别人的认可,一旦失败就意味着不可救药。对于失败的过度恐惧,常常导致考试焦虑,甚至考试恐惧。不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是如此,即使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同样深受其苦。因此,我们和家长沟通,在处理类似问题时转变观念,尽量避免给与孩子们这种暗示。
具体来说,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方式有很多,只要在平时多加以注意,一定可以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四)培养情绪调控能力
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益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生之间发生人际关系的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当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好冲动的小学生尤其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及时抓住机会,教会小学生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调控方法和策略。
比如,对于那些情绪容易冲动的同学,可以让他请一个稳重的同学在自己情绪冲动前提醒自己;在感觉到压力太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写日记、谈心的方法来舒缓压力;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散散步。
我校还开展了“快乐点名”活动以及时了解学生当天的情绪,这对合理调控和疏导不良情绪有很大的帮助。“快乐点名”就是在每天学生到校后7:50开始进行点名,学生根据每天的心情分别报表示心情愉快与否的数字。具体是数字5代表今天非常愉快;数字4代表比较愉快;数字3代表心情一般;数字2代表今天不高兴;数字1代表特别不高兴。教师每天根据学生汇报的数字来了解学生当天的情绪情况,再根据学生所报数字对其进行合理的巡问疏导,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最大的宽慰。学生们也从中掌握了一些具体的情绪调控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五)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是建立在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的。对于一个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人来说,很难做到悦纳自我。因为悦纳自我,就是能够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自身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缺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人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的内在需要。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不意味着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是在承认自己存在不足和缺点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缺点。班级定时开展“我最棒”“我是劳动小能手”“儿歌大赛”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显示自己的能力,.
(六)学会人际交往    
“双亲心育”就是力求让学生和家长、学生和老师、老师和家长的关系能够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程度,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和重视,因此不可避免要与他人进行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心理健康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所以,让小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应该让小学生认识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彼此的权利和责任,要平等对待对方,要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其次,要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够与同伴合作,能够与教师和家长沟通、交换意见。同时,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还要关心他人的需要,懂得体谅他人。再次,要让小学生有正确的沟通技巧和有效的交往态度,能够宽以待人,真诚地赞美他人,也能够接受善意的批评。最后,要让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完整。
(七)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全校师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增强,意识的增强将推动教育的不断深化。学生的心理障碍,光靠心理教师是不能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