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95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doc

上传人:brozn 2022/3/3 文件大小: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化开展历程
单元一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 孔子和老子
一。孔子的学说
(1)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思想保存于弟子整理的《论语》。
(2专制,禁锢了人们思想,遏制了思想文化自由开展。
第4课 宋明理学
一。背景:
1、随着时代开展,汉代儒学已经无法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2、魏晋南北朝,佛、道盛行,儒学出现危机。
3、唐宋时期“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领域
4、为重兴儒学,儒家学者吸收佛道思想,丰富和更新儒学.
二。代表人物及主张:
(1)程朱理学
①代表人物:(北宋)程颐、程颢、(南宋)朱熹.
②主张:A.“理”是世界的本原。“理"表达在社会上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表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理”,就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
C.“存天理,灭人欲”。
(2)陆王心学
①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王守仁(阳明先生)。
②陆九渊的主张:
“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B。提出“创造本心”以求理的方法,就是进展内心的反省以求理。
③王守仁的主张:
A。王守仁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①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等级名分制度,用以维护专制统治,压抑和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但是理学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宋明理学的新特点:1: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
2:使儒学更体系化、理论化、思辨化、哲学化、世俗化;3: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4:注重个人修养和内心反省,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小结:儒学自创立以来,不断交融其他思想,表达了儒学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和自我更新的才能。表现如下:
战国时期,荀子主张礼法并施,交融了法家思想;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交融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宋明理学是儒学交融佛教和道家的思想。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经济:商品经济开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矛盾锋利、起义不断
3、文化:以理学为标准的八股取士束缚读书人思想,西方科技传入,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4、阶级:市民阶层扩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开展商品经济
二。代表人物及主张:
(1)李贽(明中期):
①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批判,否认把孔孟学说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
②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使个性得到自由开展。③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④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而不是“天理”。
特点:具有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精神,蔑视理法,追求个性解放,推动了思想解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2)王夫之(明末清初):建立起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①强调“理”;
②宣扬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
③充分肯定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3)黄宗羲(明末清初):
①反对君主专制,声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
②认为君臣关系应是平等的“师友”关系。③提倡“工商皆本 ”
④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主要是倡导言论自由和建立自下而上的监视机构。
(4)顾炎武(明末清初):
①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呼唤。
②主张“经世致用”。
三。影响:
(①经济:“工商皆本”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要求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
②政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冲击君主专制,影响清末民初民主思想及民主革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③思想: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开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理论
:
(1)造纸术:西汉时已创造了植物纤维纸。东汉,
(2)印刷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金刚经》。
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13世纪中期传入欧洲
(3)火药:唐代人们在炼制丹药时创造了火药,
(4)指南针:指南针在四大创造中历史最为长远,战国时期人们就创造了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创造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欧洲.
四大创造的影响:
对中国: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带来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但并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对世界(欧洲):
造纸术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