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胸腔闭式引流.docx

格式:docx   大小:10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胸腔闭式引流.docx

上传人:1772186**** 2022/3/3 文件大小: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胸腔闭式引流.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 有效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 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 有效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 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 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对脓胸病 人,应尽快引流,排除脓液,消灭脓腔,使肺及早复张,恢复肺功能。适应证:急性脓胸、 胸外伤、肺及其他胸腔大手术后、张力性气胸。禁忌证:结核性脓胸。
■操作方法
。手术部位应依体征、X线胸片或超声检查确定,并在胸壁作 标记。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局麻。
,以确定最低引流位置。作皮肤切口,用直钳 分开各肌层(必要时切开),最后分开助回肌进入胸膜腔(壁层胸膜应注入足量局部麻 醉剂),置入较大橡胶管。引流管伸入胸腔之长度一般不超过4〜5cm,以缝线固定 引流管于胸壁皮肤上,末端连接无菌水封瓶。
注意事项
,或切开部位,一定要准确无误。
,不但可减轻疼痛,而且可避免胸膜休克。
,必须以注射针穿刺抽吸,证明气腔或液腔的存在。

,引流管立即与水封瓶连接,并证实引流管通畅无阻。否则应调整引 流管位置或深度。
,一次不应超过1000ml,以免肺复张后肺水肿.
,以免皮肤压迫坏死。
,每天更换一次。更换引流瓶时,必须用二把血管钳夹住胸 腔引流管,方可开启引流瓶盖。

,吸引器不可开得过大,只要调节管有气泡溢出即可。 术后护理常规
1每日更换引流瓶I〜2次(根据引流液情况而定),并观察负压的大小和波动,了解肺 膨胀的情况。如引流瓶内有大量泡沫存在影响气体的引流时,可在引流瓶内加入数滴 95%的酒精,以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消除泡沫,保证引流通畅。为保持引流管通畅, 手术后要经常挤压排液管,一般情况下,每30min挤压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挤压方法:(1)护士站在病人术侧,双手握住排液管距插管处10〜15cm,太近易 使引流管牵拉引起疼痛,太长则影响挤压效果。挤压时两手前后相接,后面的手用 力捏住引流管,使引流管闭塞,用前面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用力、 快速挤压引流管,使挤压力与手掌的反作用力恰好与引流管的直径重叠,频率要快, 这样可使气流反复冲击引流管口,防止血凝块形成而堵塞管口,然后两只手松开, 由于重力作用胸腔内积液可自引流管中排出,反复操作(2)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 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遇到特殊情况时,如病 人发生活动性内出血,应不停的挤压引流管。
2每次换引流瓶时,要盖紧瓶盖,各部衔接要紧密,切勿漏气,连接引流管的 管头要在液面下2〜4 cm,以免空气进入胸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