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朝阳区的好学校及择校建议.doc

格式:doc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朝阳区的好学校及择校建议.doc

上传人:yixingmaoj 2014/10/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朝阳区的好学校及择校建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朝阳区的好学校及择校建议
朝阳区小升初择校分析
2009年朝阳区小升初择校分析
朝阳区的家长可以说是心里最矛盾的一些家长了。一方面朝阳的经济是北京市的龙头,不少跨国公司总部都是首选朝阳CBD,北京的经济中心也逐渐东移。
但可惜朝阳的中学教育就是上不来。
小学毕业生数量在北京排第一,但整体录取量和中考的升学率实在不敢恭维。本来陈分朝外这样的民办校已经后来者居上,但日坛、陈经纶这样的传统强校却又水平下降太快,仅有的几所好学校实在满足不了朝阳为数众多的学生。
另外朝阳还有一个特点,好学校基本全部集中在望京及不远处的团结湖地区,无论是像芳草地这样的牛小学还是陈分、80这样的牛中学。对于不少人来说还是相当远的。
首先先是整体把朝阳的学校巡礼一下
第一梯队:陈分(8个班、分层教学)、朝外(10个班、分层教学)、80管庄分校(4个班、原陈分二部,分层教学)
第二梯队:北工大附中(7个班、分层教学)、80(10个班)、陈分嘉铭分校、团三
第三梯队:日坛、陈经纶本校(8个班)
两点明显特点
1、第一梯队的学校全部集中在望京附近,怪不得那的房价居高不下,今后看来也不会跌,呵呵!
2、朝阳的学校除几个传统老校80等存在实验班,其他基本都是平行分班。看来其入学门槛有一定保障,条子生少。其贯彻上边的力度也做得到位,不像海淀这边实验班还是名存实亡。陈经纶分校陈分地处望京南湖东园。陈分的成功在全市教育界算作一个传奇,校长汪水明是和海淀老佛爷齐名的人物。建校10年,从一所基础教育薄弱校转制而生的教育体制改革试验校,在一无国家教育经费支持,二无成功教育经验借鉴的情况下,经过10年的探索与创新,成为朝阳初中之翘楚。其同样实行平行分班,由于生源越来越好,所以陈分现在已经走向了一条快车道,在可预见的未来内有挑战海淀西城一流校的希望。
08年朝阳区中考540分以上者106人,陈经纶中学分校占62人;536分以上全区176人,陈分有85人。朝阳区前6名都在陈分。由于没有高中部,陈分的优秀毕业生被众多学校觊觎。前几年四中每年都要特意来陈分签约抢生源。据现在我教的陈分初三学生讲,去年年底期末考试结束就有2人和四中签约,今年初又有7人签约。排在陈分前70名的学生都以四中为第一选择。
可惜08年中考考上四中的学生为近几年最低,仅39人。不过这只是由于今年西城普遍分数较高,尤其四中本校签约生达到一百多人,因此受到挤压。还好这些学生归宿也不错,也同样被80、陈经纶等朝阳本地校瓜分。
08年中考陈分喜报:.cn/hhyj/?id=41 另外这里赘述一下4个都和陈经纶名字有关的学校。
1、地处望京的陈分其实和蓝岛的陈经纶并没有什么关系,猜测有可能也是得到了陈经纶先生的投资建立起来的,是和陈经纶三个字有关的学校里面最好的一所。
2、陈经纶嘉铭分校,其实这个才应该叫陈经纶分校,完全是由陈本承办的。从06年开始有第一届毕业生以来成绩稳步提高。其最大特点是实行小班教学。07年中考生本来是3个班,但后来被分成了4个班,实行更优化的教育。住的近的业主可以放心选择这里。
3、第三的是位于东大桥的陈经纶本校。其教学水平也是同样下降比较厉害。
4、陈分帝景学校,去年刚成立,主要解决所在地区业主子女上学问题,水平尚无明显显现。
最后再说两点比较被关注的
1、关于如何进陈分的问题。盛传“新世纪”有向陈分推荐的名额,原因是很多陈分的老师都在那任教。但据一些家长叙述,数量凤毛麟角。最主要的方式还是5月初的一次大规模报名考试,择优录取。
2、因陈分没有高中,所以其可接受借读生,但要求必须有朝阳的房产。 80中学初中部 80初中部地处团结湖地区的白家庄,和80高中是在同一校区,不像其他学校初高中分离。80虽说也是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但还好不像日坛那样是做过山车出溜,还是能吸引不少优秀学生的。但其弊病就在于条子生太多,而且其还是不分实验班,所以造成整体水平下降很快。
08年其招收了10个班,但只有2个实验班生源主要来自其培训部。最终决定录取的是其组织的一次考试,笔试和面试均有。
但据家长和学生反映,最终实验班里有不少并未在培训部学习过,猜想是80为了保证成绩四处搜罗的,由此看来,80培训班可上度不高。
另外还包括,两个外籍班,两个派位班(白家庄小学),两个特长班。因此80可挑选学生的只有实验班有可能。

宣武区的好学校及择校建议zt
宣武区的好学校及择校建议小升初专家指导: 宣武区的好学校及择校建议从几年的小升初过程来看,宣武区的入学政策基本没变,小升初择校以定向招生(与崇文的双向选择类似)为主。而整个北京市小升初的政策出台,也是以宣武区最迟,这多多少少给择校带来了不确定因素,直接导致生源的外流。另外,宣武区的多数市重点硬件设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