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永久性心脏起搏护理查房.ppt

格式:ppt   大小:647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永久性心脏起搏护理查房.ppt

上传人:2623466021 2022/3/6 文件大小:6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永久性心脏起搏护理查房.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家好
1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查房
2
病历汇报
45床王某 女 51岁 患者因发作性晕厥3天以心律失常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于2014-04-23入心脏内科,既往有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病史,于2013-09-1顺序收缩及室房逆传导致心排血量下降等出现的相关症状群。
 二、AAI 方式
  简单、方便、经济、可靠等优点可与VVI 方式比拟,且能保持房室
顺序收缩,属生理性起搏,适合我国国情,适用于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窦综合征。
 不适宜应用者:①有房室传导障碍,包括有潜在发生可能者(用心
房调搏检验);②慢性房颤。
18
三、DDD方式
  是双腔起搏器中对心房和心室的起搏和感知功能最完整者,故称为
房室全能型。但不如单腔起搏器那么方便、经济,适用于房室传导阻滞伴或不伴窦房结功能障碍。不适宜应用者:慢性房颤一房扑。
 四、频率自适应(R )方式
  起搏器可通过感知体动、血pH 值判断机体对心排血量的需要而自动调节起搏频率,以提高机体运动耐量,适用于:需要从事中至重度体力活动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VVIR、AAIR 、DDDR方式。但心率加快后心悸等症状加重,或诱发心衰、心绞痛症状加重者,不宜应用频率自适应起搏器。
19
总之,最佳起搏方式选用原则为:
① 窦房结功能障碍而房室传导功能正常者,以AAI 方式最好;②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窦房结功能正常者,以VDD 方式最好;③窦房结功能和房室传导功能都有障碍者,DDD 方式最好;④需要从事中至重度体力活动者,考虑加用频率自适应功能。
20
起搏器的程序控制功能
指埋藏在体内的起搏器,可以在体外用程序控制器改变其工作方式及工作参数。埋植起搏器后,可以根据机体的具体情况,规定一套最适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参数,使起搏器发挥最好的效能,资金节省上能而保持最长的使用寿限,有些情况下还可无创性地排除一些故障,程控功能的扩展,可使起搏器具有贮存资料、监测心律、施行电生理检查的功能。
21
适应证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双侧分支和三分支传导阻滞,伴心动过缓引起的症状尤其有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或心力衰竭者.

心率极慢引起心力衰竭,黑朦 , 晕厥或心绞痛等症状,待或有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者.
.
22
禁忌症


,不宜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23
24
25
术后常见并发症
心内膜电极安置手术的并发症:
感染:
出血:
皮肤压迫坏死:
插入电极时心肌穿孔:
26
术后常见并发症
脉冲发生器有关的并发症:
外环境干扰
脉冲发生器埋藏处肌肉跳动
脉冲发生器无脉冲发出
按需不良
电池过早耗尽:起搏次数减少
起搏器频率奔放
27
术后常见并发症
脉冲发生器有关的并发症:
外环境干扰
脉冲发生器埋藏处肌肉跳动
脉冲发生器无脉冲发出
按需不良
电池过早耗尽:起搏次数减少
起搏器频率奔放
28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安装心脏起搏器知识不了解,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和疑虑心理,护士应针对不同表现,向患者逐一耐心、细致地讲解安装永久起搏器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安装方法、过程。可告知患者手术大约需要的时间,使其心中有数,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 协助检查,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胸部X线、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
3 术前3~5天停用抗凝血、抗血小板药及活血、扩血管药物。
4 训练病人平卧于床上大小便,以免术后由于卧床体位而出现排便困难。
5 建立静脉通路, 做好皮肤准备及抗生素皮试。
6 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并排空小便入导管室。
29
术后护理
1 心电监测
  术后入CCU病房常规监测72 h,严密观察起搏心电图,观察起搏感知和起搏功能,并每日描记全导联心电图1次,注意观察是否是有效起搏心律,以便尽早发现电极移位,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胸闷和胸痛等不适,早期发现并发症,以便及时处理。
2 切口护理
  术后用砂袋压迫切口6 h~8 h,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渗血及有无血肿,及时更换切口敷料。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5 d~7 d,连续测量体温3 d,每日4次,注意观察体温的变化和有无感染现象,一般术后7 d~9 d拆线。
30
3 体位及活动
  术后24 h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动作应轻柔,以免电极移位,72 h后方可下床轻微活动,指导病人适当进行上肢及肩关节的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