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德 清 县 武 康 中 学 备 课 用 笺
2021/09/07
28。《女娲造人》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才能目的:让学生在熟读的根底上复述故事,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2、过程和方德 清 县 武 康 中 学 备 课 用 笺
2021/09/07
28。《女娲造人》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才能目的:让学生在熟读的根底上复述故事,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2、过程和方法目的:初步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并能加以想像的训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感受文中对于人类诞生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重、难点:
 1、体会文中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2、感悟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2、你知道人到底是从哪儿来的?(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诞生说法)
教学方法:课堂上要表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采用讨论法。
二次备课和反思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从古到今,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有趣话题,人们展开了丰富想像和严密推测,?(同学们可以用简短的语句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阐述给大家,如:伊甸园说、外星人说……)
今天,我们来看看我国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人类诞生的看法《女娲造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2、让学生仔细品味课后练习一中《风俗通》里两那么短文,然后请一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 
 3、请学生评定复述者优缺点,补充遗漏处。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整理归纳,1、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提示]①女娲造人的详细过程; ②人造出来之后欢喜场面;
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
④作者的评述
 2、同学们刚刚找出的几个情节,特别是女娲造人的详细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提示]此题目的让学生明白这些情节是想像而得的。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到神话是在科学不兴隆的远古时代,人们因无法对人类诞生做出解释时,但又想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想像来解决,这也正是神话故事的亮点。
 3、默读这几个情节,同学们看看哪里最见出作者的想像力,能否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如: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和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见作者的想像力,女娲作为“神”,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哭、会假装生气,甚至会灵机一动创造出人类,她得到了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