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ppt

格式:ppt   大小:2,510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ppt

上传人:541807096 2022/3/6 文件大小:2.4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子邮箱:
探究活动课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
1
中国民生
百年变迁
服饰展厅
住房展厅
交通展厅
风俗展厅
2
服饰展厅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义。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 高速列车 磁悬浮列车
火车
17
汽车
18
冯如和他的飞机
飞机
空中客车A380
19
婚姻百年
1、清末民初极具历史价值的一张照片,从中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结婚时的情景。
20
2、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结婚崇尚红色,新人是绝对不允许穿白色衣服的。
21
3、随着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婚纱首次在我国亮相,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在教堂举行婚礼。
22
4、30年代西式服装大行其道。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流行穿白色婚纱礼服,一般新娘穿白色婚纱礼服,手捧鲜花,头戴白色长纱,长达五六米,新郎穿黑色大礼服,白硬领衬衫,戴黑领结,手捧黑呢高帽和白色手套,另外还有男女二位傧相,也穿大礼服和白纱,陪着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后就在教堂内与双方家长,证婚人等拍摄合影照,这就是起初的婚纱照,这种类型的结婚照一直延续到50年代。
23
40年代前后白色婚纱礼服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50年代和60、70年代的结婚照是差不多的。
24
80年代的人终于又穿上了婚纱和西服
90年代以后,化妆技术可真没得说,连最亲的人也认不出来
25
结婚证的百年变迁
结婚证书,作为男女双方婚姻关系的法律凭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旧时的婚书有称“八字帖”,依男左女右次序,分书男女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名号,封面有古语,一式两份,择吉日请媒人传送,以为婚据。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婚姻制度,自然也赋予结婚证书崭新的形式和内容。
建国初期的结婚证比较朴素,一般是一张奖状式样的纸。一张1954年颁发的结婚证,上面盖有“××市××区人民政府”红印,文字简单朴素:“××,男,现年××岁,××,女,现年××岁自愿结婚,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特发此证”,浅红色的墨体3字“结婚证”,上面是四面红旗,四枝麦穗,一颗红星。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为结婚证换上了“革命化”的面容。当时多数结婚证书为折叠式:封面是毛泽东穿军装的头像,以及红旗和《老三篇》,背面是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内页则是毛泽东语录和结婚登记内容。50多岁的人仍记忆犹新:“经公社革命委员会审查同意,下乡革命青年某某同志和贫下中农子女某某同志结为夫妻,希望你们在毛主席指引的革命航线上奋勇前进!”这种祝词,在当时可能是最流行的经典话语。
直到改革开放后,结婚证才回归其法律文书的本质。上世纪80年代,夫妻双人照片贴上了结婚证,结婚证上的文本,更突出了法律观念:“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成为了批准结婚登记的依据。   今年,结婚证再次“变脸”。新时代的结婚证实行了更加完善的定向定位安全防伪水印币纸,水印图案成“双喜”。
,点点滴滴的变化映照出社会的进程,它所蕴涵的内容,令人回味.
26
住房的变迁
1、20世纪初:四合院里看洋楼
中国传统的住宅形式多为院落布局,而四合院正是中国人最理想的住宅形式。四合院按中轴线东西两侧的住房对称,正房朝南,东西两侧是厢房,另有耳房和小院。院中铺地砖,两旁可种树木花草,形成一个舒适宁静的居住环境。北京的四合院是这类住宅的典型 。
27
2、民国时期:西式建筑露峥嵘
1928年修建的沙逊大厦(今南京路外滩和平饭店北楼)是一幢10层的钢架结构大楼,整座楼用花岗石砌筑,外形简洁明朗。此楼的建造明显受到19世纪末出现在美国芝加哥高楼建筑风格的影响,外部不重雕琢,内部却装饰得豪华无比。沙逊大厦是上海第一座10层以上的大楼
28
3、新中国成立后:新村成为风景线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率先改造了臭水横溢的龙须沟和破烂不堪的和平里,建了新住宅区,在东郊和西郊,也建设了配套住宅。一般是独门独户,每户建筑面积50平方米。50年代初,设立了建筑工程部,第一任部长陈正人。在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内,一举建成住宅9454万平方米,缓解了饱受战乱之苦的平民百姓的居住条件。“二五”期间再接再厉,。这时期的新建民居,除平房外,大多数是4层左右的小楼,屋顶较高,达3米左右,,窗户却很小,不够畅朗,居室通常是大间套小间,没有厅,只有一个狭窄的过道,是借鉴了前苏联住宅模式。   新建的住宅小区通常称为新村。住户是普通职工。当时,工人,尤其是大城市的工人住房困难受到特别的关注。1952年,上海为执行毛泽东主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