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中印文化交流.doc

格式:doc   大小:10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印文化交流.doc

上传人:omfadaz599 2016/11/1 文件大小:1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印文化交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中印文化交流摘要:中国和印度领土接壤,在古代中印交往频繁,有科学技术领域的,有商品的互通往来,有文学艺术的交流融合,更有着思想,宗教的传播和吸收。佛教就是其中最明显,最为世人了解的代表。佛教起源于印度,是在公元前6至5世纪印度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创立,对人在精神领域有着深刻影响,文化交流中佛教沟通了中印,同时也为中国道教思想传入印度奠定了一定基础。本文旨在从佛教的传播途径,典型人物入手,论析佛教在中国流传的原因和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以及流传至今的思想精神。关键词:传播;取经僧;诗佛;原因;经久不衰作者简介:叶玮松,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2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早西汉汉武帝时期就派遣张骞通西域,首创了一条丝绸之路,商旅僧众在这条古道上往来,于是印度这一个在南亚领土面积广大的国家开始了与中国的交往,早在《史记大宛列传》就有明确的记载“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身毒国就是印度,史料上还有中国四川的特产传入印度的证据,由此看出在汉代甚至更早,中印已经在物质领域进行了交流。凡是交流,先从物质入手,进2而是思想文化宗教领域,佛教传入印证了这一趋势。再看印度方面,佛教思想史不断完善的,从八正道,涅??理论的提出和境内传播,佛教信徒数量也在增加,加上此时统治印度的是孔雀王朝,阿育王有着至高的权力和强有力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力量。同时,这位统治者尊奉佛法,于是佛教通过官方和广大信徒在亚洲广泛传播。终于在公元元年前后,经由大月氏国从中东迁以及汉代使者在月氏国的交流。佛教传入中国。早起的建筑和考古发现提供了明证,比如《浮屠经》的口授,汉明帝制诏时使用的有印度佛家色彩的文字伊蒲塞,桑门也可以说明佛教传入中华的大致时间界定。佛教从汉代进入中国,并逐渐为国人接受,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一定风气,一些佛教著名的典籍也被国人翻译,传诵,寺庙数量也逐渐增加。这就逐渐存在佛教经典正本,正源的说法,引发了后代法显,玄奘的中国佛学家朝圣者的西行求法。法显诵读佛经,西行求法,是中印文化交流在晋代的典型事件。在论说法显之前,同步比较一下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发展,佛教也是如此。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间的转化就体现了这种发展。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原先是并存的,但是大乘佛教在公元二三世纪理论深化,得到了发展和传扬,尤其是金刚经的出现更让印度的佛学发展到了一定高度,与此同时,在中国的佛教基本是起初的小乘佛教以及竺法护翻译得佛教经典,还有后来一代宗师鸠摩罗什译著的法华经,维摩经等等。但是大乘佛教的著作并未深入中国内地,加上魏晋动乱人民不能安居乐业,更加需要佛教来普度众生。凡此种种,都为法显以及后来玄奘的西行创造了条3件。法显是一代高僧,西行目的非常明确,《佛国记》中直接记述了西行的目的“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可见,佛经的保存已经出现问题,法显陆路西行,西行中的见闻,西行中所做的事情都在他的《佛国记》中有明确的记载,法显首先进入的是北天竺(北印度)然后沿途参拜朝圣求法,最终到达东南部的阿育王都,抄写戒律并得到了一些先进的大乘佛教经典,数年后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路径返回中国,在南京译经。翻译作品有《六卷泥恒》等。玄奘是大家更为熟悉的取经僧人,独自一人,没有朝廷的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