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人实业家玩收藏.doc

格式:doc   大小:10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实业家玩收藏.doc

上传人:omfadaz599 2016/11/1 文件大小:1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实业家玩收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人实业家玩收藏在20世纪中国书画收藏六大家(庞莱臣、吴湖帆、张伯驹、张大千、王季迁、张葱玉)中,庞莱臣可称得上是名列首位、『冠绝全国』的大藏家。他除了对书画兴趣浓厚,还涉猎青铜器、玉器、鼻烟壶和文房器物,被誉为『近代的大收藏家中的顶级大师』、『私家收藏之富为全国冠』。在海内外鉴藏界有极大影响的王季迁曾说:『上海有一位收藏家庞莱臣,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国书画收藏家,拥有书画名迹数千件。』1864年夏天,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这次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历时14年,对江浙地区的破坏是灾难性的。原来富饶的浙江湖州地区,人口从近300万锐减到战后的10万。一代收藏大家庞莱臣,就出生于这样的乱世之中。齐鲁民间往往以山川河流来形容地方大族:“张马曹刘赵,江海河汉尿。”而浙江湖州一带则以动物来形容财力雄厚的富商人家:“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象”等级最高,财力达百万以上者才有此称号,南浔“四象”(庞家为其中之一)的年收入加起来和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接近,可见庞家财力之雄厚。庞莱臣的父亲庞芸皋主要靠经营丝绸、药材和军火三方面的生意发家致富。药材和军火作为乱世中的商机,庞芸皋之所以能够把握住,离不开“红顶商人”胡雪岩和封疆大吏左宗棠这两个人。庞芸皋与胡雪岩是莫逆之交,一起做过湖丝生意,还仿胡庆余堂经营起了庞滋德国药店。后来因2左宗棠西征新疆、平定陕甘回乱,急需军火,经胡雪岩转托庞芸皋与外商接洽,庞芸皋于是在军火交易中获取了暴利,由此成为“南浔四象”之一。庞莱臣是庞芸皋的次子,按今天的话说,便是典型的“富二代”。庞芸皋去世时,庞莱臣25岁。在继承家族产业后,庞莱臣大力开拓其他产业,经营范围除了缫丝业、棉纺业、金融业之外,还涉及当时的新兴产业,如交通、电力、地产等。因为办实业成就卓越,他成为浙江民族工业的开拓者之一。因庞家曾给清政府捐过10万两银子用于赈灾,庞氏获得了朝廷恩赏,李鸿章设法给了庞莱臣一次随团赴日本考察的机会。庞莱臣考察期间,眼界大为开阔,回国后不遗余力地兴办实业,发挥其商业才干,将庞氏企业越做越大。然而,使他名震四方的,不是实业上的成就,而是其丰富的收藏。民国时,民间收藏风气日盛,造就了一批声名卓著的鉴藏家。庞莱臣(1864-1949)原名元济,自幼嗜画,酷爱收藏,未及成年就喜欢购置清乾隆时人手迹,又喜爱临摹,能书擅画,且精于鉴赏,他父亲庞芸皋曾乐而称道,“此子不愁无饭吃矣”。其书法端庄秀逸,山水以“四王”为宗,近法倪云林、黄公望,用笔枯中见润,章法疏朗;花鸟作品则以恽寿平为宗,工、写兼能,文雅可喜。光绪二十五年(1899),庞莱臣在南浔东栅建“宜园”。园之构筑,颇得画意,园中有“半画阁重楼”,宅内藏画之室名曰“虚斋”,并以“虚斋”3为其号。南浔籍作家徐迟曾说过,凡庞莱臣收藏的书画均盖上“虚斋”的印章,故外国人购买中国古代书画,以“虚斋”之印作为识别真伪的标志。庞莱臣对书画收藏也自有一套,他心气极高,一般藏品不屑入目,然对货真价实之物,则不吝重金。他最早批量收进的是狄平子的藏画。狄氏所藏书画以“四王”、吴镇、恽寿平为多,亦有唐宋名迹,如尉迟乙僧的《天王像》、王齐翰的《挑耳图》等。清帝逊位后,大量清宫藏品与官员私藏陆续流向民间,庞莱臣又果断收进,虚斋藏画由是而蔚然可观。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结合历史来看,“盛世收藏”这一说法未必牢靠。在清末民初的乱世中,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