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在泡沫中生存,最重要的是活得久.doc

格式:doc   大小:10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在泡沫中生存,最重要的是活得久.doc

上传人:ohghkyj834 2016/11/1 文件大小:1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在泡沫中生存,最重要的是活得久.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在泡沫中生存,最重要的是活得久最近股市跌得很厉害,有人讲牛市结束了,有人讲未来会更好,各种说法都有,大家都有些迟疑,变化太快了,根本没法预测,这个不确定性太大。像暴风那样的机会(暴风科技在3月24日登陆A股创业板后,因2个月内斩获34个涨停名噪一时)我觉得可能会很少再有,那是机遇问题。像这种上市之后翻几十倍,也不是一个正常现象,不能作为一个评判标准。如果说它值这么多钱的话,那它的发行价应该定得更高一点,公司定价的标准是企业能够尽可能地少出让股份,得到最多的募集资金,同时为认购新股的人留出适当的盈利空间,把它的市值当时定在10亿,然后再涨30倍,如果是一个正常市场的话,那这个投行定价是失败的。所以,没办法依据暴风去说这个事,对一家企业来讲,整体资本市场的波动周期终究是短的。你做企业一做做几年、几十年,但是资本市场可能三周前大家都在说牛市,然后三周后都在说熊市,这个转变是比较快的,但你做企业肯定是基于一个更长期的一个判断,而不是基于这三个星期的表现来做一个决定。所以,还是要看这一整年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及官方的政策。去年年初,我决定拆VIE(VariableInterestEntities:可变利益实体,一种方便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方式)回来的时候,其实心里也有焦虑。一些对中国资本市场认识比较深的朋友会给我分析说,作为互联网公司来讲,回到中国本土,从长远来讲还是更有利。2但另一些朋友就很反对我回来,他们觉得中国的环境不确定,可能不像海外的资本市场规则那么成熟,你搞不清楚哪一天又停止审核了。国内资本市场你今天看着很好,可能明天突然间又有一个新政策或者一个新制度,有可能会变得更好,也有可能会突然变得不好,这种不可预测性比较大,所以你基于今天的政策来做一个未来的规划,这个会有风险。我的几个投资人刚开始也不是很赞成,最难处理的当然还是股票出售价格问题,实打实的真金白银,达不成共识就真的没有办法,尤其是你需要100%的投资人都同意退出,一个不同意,这件事情就做不了。其中一个老投资人,我们从去年年初一直谈到年底,价格一直谈不拢,见面、电话、邮件,反复沟通,中间我觉得太麻烦了,都想过说要不要放弃。但当时又想,如果海外上市,跟国内上市在市值上可能要差个两三倍。最后还是看好这个机会,就拆了,到今年4月份拆完。有一点就是我们刚开始拆VIE的时候,几乎没人拆,那时候还是一个非主流选择,等到我们快拆完的时候,这突然间变成了一件非常时髦的事了。好几个其他公司的创始人也跑来问我,拆除时候一些要注意的事情,比如说拆VIE的程序性问题,中间涉及哪些环节,好多税务问题、新老投资人的股份以及员工期权问题,真的很琐碎,我们也是开了很多次会研究出来的。我觉得国内资本市场这个大形势总体是好的,不都在说资金牛、杠杆牛和改革牛嘛。现在有很多资金无处可去,原来买房子的资金,房子不涨了,好多不就不炒房了,很多钱无处可去,进股市了。杠杆牛就是说现在允许借钱炒股、融资,所以钱一下子就多了,本来一万的变两万了。那有3这两个条件的话当然就是钱多股票少,供需关系肯定失衡,所以价格就上来。第三个所谓改革牛,说要有很多的改革措施,企业要变好了,然后股价就涨。这对创业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去国外上市其实是在特定时期的一种不正常的情况,那时国内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受到一些政策上的限制,过去几年中间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