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我的故乡我的梦在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都悄然安放着自己的故乡。远离故乡的人,心中都有一种思乡的情结。无数次,我朝着故乡的方向眺望。多少个夜晚,我常常梦回故乡,在梦中寻找故乡的模样。一遍遍听着《思乡曲》,那份对故乡的牵念,对故乡的守望,在心中一刻也无法停止,越来越深,越来越浓,心痛得难以言说。听着、想着,早已泪流满面……我出生在重庆西部偏远小城的一个小山村,小得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它的位置。没有江南水乡的婉约,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在我的记忆中,这里偏僻、荒凉,土地贫瘠,我在这里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青春懵懂时,对繁华的大都市充满无限向往,迷恋高楼林立和璀璨的灯火,盼望自己能拥有一席之地。曾经在心里渴望和企盼着,故乡何时也能变得如此繁华和美丽。终于有一天,我背上简单的行囊,揣着最初的梦想,全然不顾母亲的痛哭流涕,头也不回地逃离故乡,投入遥远而陌生的城市……故乡始建于唐肃宗乾元元年,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唐末昌州刺史、静南军大使韦君靖在龙岗山开建永昌寨,开创了北山石刻,南宋名匠赵智凤在宝顶山用毕生精力建造了宝顶山石刻。石刻群规模宏大,刻艺精湛,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是中外闻名的“石刻之乡”,2是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青山环绕的山谷间,蜿蜒的岩壁上石刻造像和文字长达500多米。放眼望去,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牧牛图、地狱变相、佛说父母恩重经、养鸡女等造像,将人物形象和思想情感刻画得自然、生动,栩栩如生。《千手观音》身高三米,身后伸出1007只手臂,每个手心都刻有一只眼睛,千姿百态。一幅幅石刻造像逼真,情景交融,风趣盎然,气势宏伟,令人叹为观止。故乡有一条濑溪河,河水从宁静的村庄缓缓流过,千百年来,濑溪河滋润着故乡的土地,哺育了千千万万的故乡儿女,孕育了璀璨夺目的石刻文化,见证了小城的风风雨雨,培育着小城人们“开山化石,励志图新”的人文精神。薄薄的轻雾升起在濑溪河面上,如炊烟袅袅,似轻纱飘飘。温婉多情的河水静静地流淌,流过美丽的小山村,流过我恬静的心房。河岸边杨柳青青,淘气的孩子们光着屁股跳进河里嬉戏、玩耍,勤劳的村妇在河边洗衣裳,槌衣声、谈笑声随波荡漾。故乡的炊烟在每一天升起。清晨,炊烟绕上房梁,宁静的小山村被一缕缕炊烟唤醒。正午的炊烟飘过树梢,放学时,远远便望见自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就不由加快了回家的脚步。最美是傍晚的炊烟,缕缕炊烟飘逸在酡红色的夕阳中,劳作一天的乡亲扛着锄头走在田埂上,我和伙伴们玩得忘了时间。直到暮色四合,母亲悠长的呼唤声在炊烟里响起,大家才一哄而散,一身泥一脸土地跑回家。3山路旁,有埋头雕琢的石雕人,古铜色的脸庞饱经沧桑,额头上刻着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双手布满老茧,穿一身老式布衣。坐在石凳上,手握刻刀神情专注,一刀一刀,用心雕刻。一年四季,无数石雕人就这样默默雕刻着一块块冰冷的石头,雕刻着无声流逝的时光。这不正是故乡人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真实写照吗?四十年的漂泊生活,四十年的风雨,在陌生的城市,我一路跌跌撞撞,发过传单、洗过盘子、摆过地摊、当过文员。住过地下室,受过不少白眼,尝尽了世间冷暖。如今人到中年,我在城市结婚生子,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无论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当形形色色的人群从我身边走过,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