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邮微波实验报告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班内序号
李亚东
2011211116
2011210466
22
数,为了使设计简单,往往取多节变阻器具有对称结构,即使变阻器前后对称位置跳变点的反射系数相等,Γ1=Γn+1,Γ2=Γn……。
定义下列公式为变阻器的相对带宽和中心波长:
其中 和 分别为频带边界的传输线波长, 为传输线中心波长,D为相对带宽。
实验内容
设计仿真等波纹型微带多节变阻器。
给定指标:在2GHZ-6GHZ的频率范围内,阻抗从50欧变为10欧,,介质基片H=1mm,在此频率范围内色散效应可忽略。
实验步骤
(1). 对于纯电阻负载,根据已知条件,算出单节和多节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相对带宽。
(2). 根据各节特性阻抗,利用TXLine计算相应的微带线的长度和宽度。每段变阻器的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在中心频率),即𝑙=𝜆𝑔0/4。
(3). 对于复数负载𝑍𝐿 ,根据负载阻抗𝑍𝐿 、特性阻抗𝑍0 ,计算归一化负载阻抗和反射系数,将负载反射系数标注在Smith圆图上,从负载点沿等驻波系数圆向源方向旋转,与Smith圆图左、右半实轴交点,旋转过的电长度𝐿𝑀、𝐿𝑁 ,计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
(4). 根据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利用TXLine计算相应微带线的长度及宽度,以及对应电长度𝐿𝑀、𝐿𝑁 的微带线长度。
(5). 设计并完成原理图。
(6). 添加并测试Rectangular图。
(7). 调谐电路元件参数,使反射系数幅值在中心频率3GHz处最低。
(8). 对于纯电阻负载,上述指标不变,采用3节切比雪夫变阻器重新设计上述阻抗变换器。
五、 实验仿真
1. 单节变换器
(1). 利用式(1)算得Z1=,利用TXLine计算各微带线参数,如下表:
微带线
Z0
Z1可调
RL
Impedance()
50
150
Frequency(GHz)
3
3
3
Electrical Length(deg)
90
90
90
Physical Width(mm)
Physical Length(mm)
(2). 调谐后的原理图:
2. 2支节变换器
(1). 利用式(4)算得Z1=,Z2=,利用TXLine计算各微带线参数,如下表:
微带线
Z0
Z1可调
Z2可调
RL
Impedance()
50
150
Frequency(GHz)
3
3
3
3
Electrical Length(deg)
90
90
90
90
Physical Width(mm)
Physical Length(mm)
(2). 调谐后的原理图:
3. 3支节变换器
(1). 利用式(4)算得Z1=,Z2=,Z3=,利用TXLine计算各微带线参数,如下表:
微带线
Z0
Z1可调
Z2可调
Z3可调
RL
Impedance()
50
150
Frequency(GHz)
3
3
3
3
3
Electrical Length(deg)
90
90
90
90
90
Physical Width(mm)
Physical Length(mm)
(2). 调谐后的原理图:
4. 切比雪夫(Chebyshev)阻抗变换器
(1). 利用式(5),算得R=150/50=3;式(6),算得𝜌𝑚 = 1+ 1− = ,取𝜌𝑚 = 1。参照课本附录6给出的切比雪夫阻抗变换器的设计表格,易知:归一化的𝑧1 = ,𝑧2 = √𝑅 = √3,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