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西方选举政治的“圈子”现象2016年美国大选候选人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民主党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共和党人杰布?布什,若两人不负众望通过党内初选,两大政治豪门将上演终极对决。“你是更喜欢第二个克林顿政府,还是第三个布什政府?”――这不仅成为美国民众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也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豪门世界把持西方政坛西方经济普遍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家族企业非常普遍。罗斯柴尔德家族、杜邦家族、奥纳西斯家族、洛克菲勒家族、IBM沃森家族、高尔文家族、福特家族、马克斯家族、迪斯尼家族、摩根家族这十大家族控制着西方的经济命脉。与这些左右西方经济的豪门世家相对应,西方政治的豪门世家也非常普遍。在民主外衣的包装下,对金钱、社会地位、政商关系的世袭和继承奠定西方门阀政治的基础。研究表明,过去400年,英格兰基本控制在1000个家庭手中,2500个家庭操纵着整个英国。而美国作家费尔南德?伦德博格在《美国六十个家族》一书中指出,美国政治实际上是由最富有的60个家族控制着。在自诩为民主国家的日本,门阀政治现象更为普遍。鸠山家族、小泉家族、安倍家族、麻生家族和福田家族并称为日本政坛“五大家族”。202世纪90年代以来,历任日本首相中,除村山富市、菅直人和野田佳彦之外,其余11人均出自显赫的政治世家。冷战后历任内阁中,平均约有一半的阁僚来自于不同的政治世家,而日本的自民党由于世袭议员众多而被称为“世袭党”。把政治当家族产业经营亚当斯家族、罗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和最新崛起的克林顿家族并称为美国政坛的“五大豪门”。亚当斯家族兴起于美国建国之初,约翰?亚当斯和约翰?昆西?亚当斯父子俩先后担任过美国第二任和第六任总统。罗斯福家族中先后有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担任过总统。1901年,年仅43岁的西奥多?罗斯福当选总统,后获得连任,著名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扩张主义政策便是他的“杰作”。1933年,他的堂侄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总统,帮助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打赢了二战,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罗斯福家族的政治力量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肯尼迪家族兴起于约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时期。约瑟夫25岁时就担任波士顿一家银行的总裁,后通过政治联姻――迎娶波士顿市长的女儿成功跻身政界,后由于支持富兰克林?罗斯福成功当选而得以出任美国驻英大使。他的四个儿子,除了大儿子早年因飞机失事而身亡以外,个个都是美国政坛上的明星。约翰?肯尼迪先是担任参议员,后入主白宫,罗伯3特?肯尼迪先后担任参议员和司法部长,最小的儿子爱德华?肯尼迪也是参议员。对政治权力的孜孜以求成为肯尼迪家族延续至今的传统。在他们之后,肯尼迪家族中又涌现出一批政治新星,约有26人活跃在美国政治的舞台上,驻日大使卡洛琳?肯尼迪便是其中代表。布什家族的从政经历至少可以追溯四代。布什的曾祖父萨缪尔?布什是钢铁石油大亨,曾担任过胡佛总统的顾问。第一个在政坛站稳脚跟的是布什的爷爷普雷斯科特?布什,他先经商后从政,当联邦参议员多年,结识了艾森豪威尔总统,为后辈从政打下了基础。普雷斯科特之子乔治?布什先后担任过国会议员、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等要职,在里根政府时期担任两届副总统,后来当上美国总统,在其任内,美国赢得了海湾战争,国力达到冷战以来的巅峰。他的两个儿子紧随其后,又成为美国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长子乔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