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机械制图教案》第7-9讲.doc

格式:doc   大小:14,829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械制图教案》第7-9讲.doc

上传人:wltawn 2022/3/7 文件大小:14.4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械制图教案》第7-9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七讲 §2—1 投影法的根本知识
§2—2 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
课 题:1、投影法的根本知识
2、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投影法的概念、种类、应用度方向;
三个投影轴垂直相交的交点O,称为原点。 图2-7 三投影面体系
(2)三视图的形成
将物体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物体的位置处在人和投影面之间,然后将物体对各个投影面进展投影,得到三个视图,这样才能把物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的形状表达出来,如图2-8(a)所示。三个视图分别为:(精品文档请下载)
主视图:从前往后进展投影,在正立投影面(V面)上所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从上往下进展投影,在程度投影面(H面)上所得到的视图。
主视图:从前往后进展投影,在侧立投影面(W面)上所得到的视图。
(a) (b)
(c) (d)(精品文档请下载)
图2-8 三视图的形成遇展开
(3)三投影面体系的展开
在实际作图中,为了画图方便,需要将三个投影面在一个平面(纸面)上表示出来,规定:使V面不动,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和V面重合, 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和V面重合,这样就得到了在同一平面上的三视图,如图2-8(b),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同一条OY轴旋转后出现了两个位置,因为OY是H面和W面的交线,也就是两投影面的共有线,所以OY轴随着H面旋转到OYH的位置,,投影图中不必画出投影面的边框,如图2-8(c)所示。由于画三视图时主要根据投影规律,所以投影轴也可以进一步省略,如图2-8(d)所示。(精品文档请下载)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从图2-9可以看出,一个视图只能反映两个方向的尺寸,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精品文档请下载)
主、俯视图“长对正”(即等长);
主、左视图“高平齐"(即等高);
俯、左视图“宽相等”(即等宽);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反映了三视图的重要特性,也是画图和读图的根据。无论是整个物体还是物体的部分,其三面投影都必须符合这一规律。(精品文档请下载)
图2-9 视图间的“三等"关系
3、三视图和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
物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有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关系,如图2-10(a)-10(b)所示。(精品文档请下载)
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关系;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关系;
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前后四个方位关系。(要求学生必须熟记 。)
(a)立体图 (b)投影图
图2-10 三视图的方位关系
注意:以主视图为中心,俯视图、左视图靠近主视图的一侧为物体的后面,远离主视图的一侧为物体的前面。
四、小结
概念:投影法、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斜投影、正投影.
2、正投影法的根本性质
3、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4、三视图和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
第八讲 §2—3 点的投影
课 题:1、点的投影和标记
2、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3、点的三面投影和直角坐标
4、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5、两点的相对位置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空间点和投影的标记标记符号
2、讲解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3、讲解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4、讲解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教学要求:1、理解并掌握在两面和三面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
2、纯熟掌握点的投影和和其直角坐标的关系和由点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的方法
3、掌握由点的轴测图作投影图和由点的投影图作轴测图的方法
4、根据两个点的投影,可以理解并判别该两点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5、掌握重影点的概念和可见性的判别方法
教学重点:1、在两面和三面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
2、重影点的概念和两点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1、点的三面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