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33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飞行的倩倩 2022/3/7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 作业是对课堂内容的延伸和复习巩固,主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六、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抡斧猛劈
创造顶天蹬地
累倒了变成
教学资源
1、盘古:
盘古氏开天辟地是我国家喻户晓古神话人物。盘古,中国古代传说时期中开天辟地的神。盘古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
纪》。其后,题为梁任昉撰的《述异记》称盘古身体化为天地各物。
《五运历年纪》及《古小说钩沈》辑的《玄中记》亦有类似记载。
根据这些记载,天地原本浑沌得象一个鸡蛋,盘古生在其中,过了
一万八千岁,然后天地开辟,阳清者 ( 意指蛋清部分 ) 形成了天,阴
浊者 ( 意指蛋黄部分 ) 形成了地。随著天的增高,地的增厚,盘古也
一天天增加身体长度。他的头和四肢变成五岳,血液和眼泪变成江
河,眼睛变成日月,毛发变成草木 ; 他嘘气变为风雨,声音变为雷霆,目光变为闪电 ; 他睁眼是白天,闭目是晚上 ; 开口为春夏,闭口为秋冬; 高兴为晴天,生气为阴天,等等。《述异记》并指出,上述有关
盘古的传说,或出于古说,或产生于秦汉或盛行于吴越之地,或为先儒之说 ; 而古人为了纪念他,在南海建有盘古墓,在桂林建有盘古庙。《三五历纪》并说明盘古之后才出现三皇。
2、盘古山:
地处桐柏山脉北陲 ; 河南省泌阳县陈庄乡境域。主峰海拔 459 米,周围山峦丘陵环峙,如同众星拱月。据泌阳古《县志》载:“盘古
山,县南三十里,蔡水出焉。本名盘瓠,后演为盘古,因立盘古庙于上”。
该山草木竞秀,奇石嵯峨。象形石景有“石狮子”、“盘古场”、“盘古垛”、“盘古爷的石箱子” ; 山下不远处还有大石磨一扇。漫山野花芳菲 ; 并生长有山楂、桔梗、金银花、半枝莲、山菊等十多种中草药材。山上松林苍翠,风起,便掀动松涛阵阵,使人犹如置身狂啸的大海。山麓更植有片片桃梨林和块块板栗树参差错落,一到阳春,色彩明丽如霞,煞是一派果乡景象。
3、三月三祭祀盘古:
南阳市东部是巍巍桐柏山和神秘的淮河源,桐柏山中有一座高山名叫盘古山。传说中的人祖盘古大神就在此山上休息。盘古于天地混沌未开时,砍开了飘来飘去的大气包,气包下沉变成了大山。老天爷的三妮儿下凡和盘古结为兄妹,打猎捕鱼,构木为巢,共同生活。后来,洪水泛滥,天塌地陷,盘古兄妹被石狮子搭救得以生存。兄妹俩共同补好天上的漏洞,又由石狮子作媒,滚石磨磨盘相合而结为夫妻,繁衍子孙,是为人类之始。在盘古山上建有盘古庙,其年代无确考。庙内有盘古爷与盘古奶塑像。盘古头生双角,方面大耳,身披兽皮,腰缠树叶,赤脚坐于神坛之上。每年农历三月三,为盘古会,持续五天。盘古山一带人们都要祭祀盘古。各路善男信女以唢呐前导,抬着整猪整羊等祭品,焚香燃表,齐趋山顶盘古寺进行祭祀活动。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根据课文填空:
() 的雷声 () 的花草树木 () 的江河
() 的雨露 () 的宇宙 () 的大地
二、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根据讲述情况评定等级
★有顺利完整地讲述故事
★★绘声绘色讲述故事
★★★能用上课文中好的词语,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
教学反思:
抓课堂积累重语言表达
——《盘古开天地》教学后
语文课是对学生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训练。三年级学生刚由地年段步入中年段,语言积累是十分重要的。课堂积累尤为重要。以往我们总是忽视了课堂积累。其实课堂积累才是最有效的。
本节课的教学,我把抓语言积累,重表达运用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首先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近文中角色,透过语言文字体味盘古开天地的艰难和辛苦。积累词语。我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了:抡、猛劈、慢慢、缓缓、顶、蹬等词语。
其次是通过朗读感悟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这是一组排比句,学生要积累的是表达的方法。
最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走出文本,将课堂的积累,运用于表达之中。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讲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本来设计的是让孩子们把故事讲给在座的老师们听的,可是孩子们不够大胆,都在自己的位子上讲。但是我注意观察了,全班同学都在张嘴说,有很多学生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
一点说明,原本最后的这个学生讲故事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