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八年级语文“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
第 六 单元 古诗两首 第1课时 总第 个教案
主备人:季玉花
学习目的八年级语文“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
第 六 单元 古诗两首 第1课时 总第 个教案
主备人:季玉花
学习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2、可以正确赏析古诗,领会文中的内涵 
3、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让学生可以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能理解诗歌的大意。
学习难点
可以赏析这两首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
教具学具
预习
作业
1、理解作者,写作背景,解题。
2、: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熟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考虑和调整
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
预习
交流
由学生给大家介绍,老师作适当的补充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少有诗名,曾受到韩愈的赏识。27岁病逝。今存诗240余首,艺术上,他熔铸了前代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唐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李长吉歌诗》传世.《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部)(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明末少年抗清英雄,,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诗词或大方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
学生根据搜集的材料介绍
”(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展示
探究
! 
《雁门太守行》
首联颔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明确: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黑云压城,暴雨欲来,稳固的城墙似乎要被摧垮。“黑云”,象征敌情,“甲光”,写我方军情。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夸大的手段,描绘了将士们出征的景象,渲染了一幅悲壮雄浑的背景场面.
 
2、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写的是平藩队伍进军途中的景象。这两句的意思是一派肃杀的秋色,悲壮的军号响彻原野,边塞上胭脂般的晚霞,逐渐凝成了紫色。夜色降临,将士们还在角声中奋勇前进,表现了出征将士们的同仇敌忾和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
 
3、颈联写出了战士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明确:颈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诗人抓住“红旗”“半卷”这一军中特有的标志描写进军的速度——快。抓住战鼓“声不起”写寒冷至极,进而写出了将士们不畏寒冷,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再现了作战的地点和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