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心脏骤停的抢救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6页
定义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有效的搏动。
这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必需进行及时、正确的抢救。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6页
心脏骤停常见的心电图共46页
第一线药物 2.
第二类:心脏抑制剂
利多卡因
溴卞胺
第三类:碱性药物
碳酸氢钠(为常用药物)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46页
第一线药物3. 肾上腺素
适应症:
心室静止
心脏电-机械分离
波形微细的心室颤动(使用后便于进一步除颤)
常用剂量:~1mg/次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46页
第一线药物4. 异丙肾上腺素
适应症
心室静止
心脏电-机械分离
禁忌症
心室颤动
常用剂量:~1mg/次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6页
第一线药物5. 阿托品
适应症
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或砷剂中毒所致心脏骤停
常用剂量
1~2mg/次,必要时可重复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46页
第一线药物6. 利多卡因、溴卞胺
心电图为心室颤动或估计心室颤动可能性大,首选电击除颤。
无电击除颤设备或来不及电击除颤时,先用利多卡因(50~100mg次)。
利多卡因无效,可用溴卞胺(125~250mg/次)
利多卡因、溴卞胺可提高心室致颤阈值,并有利于除颤。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46页
第一线药物7. 碳酸氢钠
适应症
心室静止
心脏电-机械分离
心室颤动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46页
第一线药物8. 用药原则
一般先静脉给药
静脉给药的疗效与心内注射相似,并且在注射时不必中止心脏按压。
静脉通道一时难以建立时,可先作右心腔注射。
右心腔注射易于成功,起效迅速。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46页
电技术1. 电复律(电击除颤)
原理:使用较高能量的电流通过心脏,使心肌纤维在瞬间全部除极,以便重建窦性心律。
适应症:
心室颤动:首选电击除颤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脏骤停—盲目除颤
心室静止、心脏电-机械分离:电击一次虽是多余,但对心脏复苏无明显影响。
禁忌症:低血钾、洋地黄中毒所致心室颤动。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46页
电技术2. 人工心脏起搏
原理:借助外源性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脏起搏。
适应症
心脏静止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严重病窦综合征所致阿-斯综合征发作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46页
心肺复苏原则
严格讲,如何使用第一线药物(除碳酸氢钠外)及电技术,应根据心电图表现而定。
但在紧急情况下,往往来不及作心电图就需给予药物或电技术等抢救措施。
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46页
作心电图之前的心肺复苏 1.
病因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缺血
频发多源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
低血钾
心脏骤停
多为心室颤动
首先使用或加用肾上腺素,
使心室颤动波增大,易于除颤
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46页
作心电图之前的心肺复苏2.
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的心脏骤停:首先盲目电击除颤。
原有心动过缓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首先使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原因不明的心脏停搏:
静脉或心腔内注射
肾上腺素 1mg
肾上腺素+利多卡因50mg
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46页
作心电图之前的心肺复苏3.
触电所致心脏停搏
早期(3~10分钟):多为心室颤动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肾上腺素
10分钟后:多数由心室颤动转为心室静止
肾上腺素
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46页
心肺复苏
如抢救10分钟以上,一直无心室活动,并且瞳孔散大:
常提示心脏死亡。
虽然恢复自主心跳,但无自主呼吸:
需考虑有无脑死亡。
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46页
复苏后处理
维持有效循环
防治心律失常
防治低心排血量与休克
维持有效呼吸
防治脑水肿
纠正酸中毒
防治肾功能衰竭
防治感染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46页
防治心律失常1.
因循环骤停后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复苏药物不慎注入心肌或药物剂量过大等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可以逐渐消失。
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46页
防治心律失常2.
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 1~4 mg, ivgtt
急性心肌炎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窦综合征:
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
缺钾所致快速心律失常:
补钾,即使快速心律失常消失,仍需继续静脉补钾。
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46页
防治心律失常 3.
奎尼丁晕厥所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首选硫酸镁, iv, 必要时,1mg/min ivgtt, 维持24小时。
窦性心律失常:
HR>130次/分, iv, 必要时,2~4小时后重复。
HR<50次/分,异丙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