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习任务四 车身轻微损坏的修复
学习目标
1. 能描述车身修复的工艺流程;
2. 能描述车身钢板覆盖件的种类、损伤的类型、常用的修复方法;
3. 能描述车身塑料件的种类和常用的修复方法;
4. 根据车身维修手册规范完成车身钢板的修复敲击(又称虚敲或偏托法)。在修复作业中,有经验钣金维修人员会根据钢板的损伤情况交替使用上述两种敲击技巧。
一般对位敲击是在使用错位敲击修正较大的凹陷后,再用来修整细微的凹陷。
学习任务四 车身轻微损坏的修复
14
学习任务四 车身轻微损坏的修复
对位敲击 错位敲击
15
(5)手锤和顶铁作业修复钢板的基本方法
据前面的分析钢板损坏有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才是真正的损坏,如果不注意区分,对弹性变形进行了锤击等作业,会造成钢板新的损伤,影响了钢板的修复质量。所以应先修复尖利曲面塑性变形,再修复微小曲面塑性变形。最后小凹陷采用对位敲击成形。
学习任务四 车身轻微损坏的修复
修复大面积凹陷的基本步骤
16
2、拉拔法修复钢板
1)拉拔法修复钢板的原理
遇到许多车身板都由于受到焊接在一起的内部板件和车窗等结构的限制在维修时难以触及到它们的内部;或是因为损伤比较轻微且只局限于金属外板,内板没有损坏,如果拆卸内板或拆卸相关构件进行维修, 工作量会无形之中加大很多,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常使用另一种方法专门用于上述的情况,即将凹陷的金属用拉拔的方法抬高,在拉拔的同时,用钣金锤对高点进行敲击。此方法有些类似于手锤和顶铁的错位敲击。
学习任务四 车身轻微损坏的修复
拉拔法修复钢板
17
2)拉拔的方法
①过去打孔的方法己经不推荐使用这种方法。
②目前通过焊接垫圈并采用惯性锤拉拽的方法进行矫正,不论车身结构如何,都可以通过点焊将垫圈等拉拽介质固定于其上,避免了在车身上打孔,排除了潜在的腐蚀危险,应用非常广泛。
目前拉拔的方法可以
分为四种:
学习任务四 车身轻微损坏的修复
垫圈焊接机
18
19
具体修复时,应首先认真研究损伤部位,确定出最初发生碰撞的位置和方向,然后沿着最初形成的凹陷,以10mm 左右的间距焊接垫圈,从凹陷最低处逐渐将凹槽拉出,拉伸的同时不断敲击拉拔处周围的高点。采用这种方法,不要一次就将凹陷的位置恢复到位,有时需要反复几次才可以达到理想的矫正效果。对于第一个拉拔的部位尤其要注意,只能向上稍稍拉出一点,接着再拉下一个位置。这样做的原因:一是凹陷最低的地方加工硬化程度高,拉伸作用力又过于集中,力量过大可能会引起撕裂:二是随着周围金属的不断提升,凹陷中心部位也会不断升高,若一次升高过多,可能修整完毕后凹陷的中心点反而成了鼓起的点,又需要反过来进行矫正,给修理带来麻烦。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拉拔方法修整的表面没有用手锤和顶铁修整的表面那样光滑,必须填充原子灰进行表面整形,有的时候还要用收火的方法对额外延展的金属进行收缩。
学习任务四 车身轻微损坏的修复
20
3)钢板缩火
金属上某一处受到过度敲击以后,金属的晶粒将互相远离,金属板变薄,金属板表现出的外部特征就是金属板延展、刚性减弱,甚至用手指头压下钢板即可产生凹陷。此时,可以采用收缩方法将金属离子拉回到其原来位置上,使金属恢复到应有形状和强度。收缩的目的是提高金属的抗拉强度。
学习任务四 车身轻微损坏的修复
21
(1)钢板缩火的原理。一根两端能自由膨胀与收缩的钢棒加热后会产生膨胀,且冷却后会收缩恢复至原始尺寸。如果是同样的钢棒将其两端固定,再进行加热,然后冷却,则钢棒的长度会缩短。对于钢板,缩火原理与钢棒相同。将钢板某一部位急速加热,随着温度的上升,钢板的加热部位会朝着加热区域的边缘向外膨胀,但其周围为未加热的冷、硬钢板,所以会限制钢板的膨胀,因此产生强大的压缩应力。若继续加热,则膨胀会集中于松软的红热部位,压缩应力集中在红热部位并随红热部位直径的增大而释放,因此消除了压缩应力。若此状态下将红热部位急速冷却,钢板冷却时由于收缩产生张力,从而加强了钢板的抗拉强度。
学习任务四 车身轻微损坏的修复
22
(2)钢板缩火的加热方法。
①火焰加热。②电热法。
学习任务四 车身轻微损坏的修复
使用介子机缩火 铜极缩火和炭棒缩火
23
(3)钢板缩火的冷却方法。
冷却方式有风冷和水冷之分。前者的冷却速度稍慢,故收缩量比水冷要小一些;后者为急冷,金属的收缩量相对较大。对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