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住房刚性需求、房价与消费结构.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住房刚性需求、房价与消费结构.doc

上传人:wo1230 2014/10/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住房刚性需求、房价与消费结构.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住房刚性需求、房价与消费结构
摘要:中国人特殊的住房情结形成了国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房地产开发商和投机商利用国民的住房刚性需求谋取利益必将推高房价;而高房价与国民低收入水平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国民在住房消费与其他消费间的此长彼消,最终将诱致消费结构、经济结构的失衡;因此倡导住房的理性消费、增加低档商品房供应,是满足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平抑房价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住房情结住房刚性需求房价消费结构失衡
一、国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
(一)中国人的住房情结是刚性需求的内在因素
时下“房奴”成为市民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人们所说的“房奴”是指那些月供占到其家庭月收入一半以上的房贷一族。虽然“房奴”通过房贷形式上拥有住房,但是由于收入相对较低,还贷压力很大,使其不得不省吃俭用,大幅度削减日常生活开支,生活质量大大下降。“房奴”的出现并非偶然,是高房价下国民对住房依然有着特殊偏好的反映,这种偏好有历史渊源。自古以来“安居乐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梦想,历史传统和文化极大地影响着中国人对住房的需求。
1、有房才是家。“居者有其屋”是我们祖先的美好愿望和理想,而“安居乐业”则表明了我们祖先对住房在调动人们生产积极性中重要性的认识,另外“衣食住行”的消费观念也表明我们温饱之后对住房问题的高度重视。“有房才是家”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认同。中国人的这种认同感从东西方国家城市住房自有率的差异(如表1)可见一斑。由下表可知西方国家的城市住房自有率较低,而中国的城市住房自有率高达80%-90%。
表1 不同国家城市住房权自有率
目前城市住房权自有率
美国
68%
英国
56%
中国
其他欧洲国家
82%
30%—50%
(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房地信息杂(9))
2、勤俭才能持家。省吃俭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倡对家庭消费加以节制,精打细算,以“把钱用在刀刃上”的消费观念。基于国民特殊的住房情结,住房消费显然是家庭消费的重中之重,是毫无疑义的“刀刃”。因此,国民为了购买住房,不惜削减其他的生活娱乐消费支出。
2005年河北青年报联合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石家庄进行了一次“‘房奴’现状和居民住房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月供占到家庭总收入四成以上,依然有超三成的受访者(34%)认为做
“房奴”值得。事实说明在中国,甘当房奴而舍弃其他生活消费的大有人在。不难看出,家与住房的密切关系是房奴出现的重要原因。
中国人的住房情结是由中国的历史传统决定的,是有别于西方各国的特殊的国民品性。中国式的住房情结决定了住房这种商品在东西方国度不同的偏好属性以及国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由此可见,中国人特殊住房情结是导致住房刚性需求的内在因素。
(二)导致住房刚性需求的客观因素
中国人特殊的住房情结是住房刚性需求的内在因素,而导致住房刚性需求的客观因素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的住房商品化政策带来的需求
普通居民已经从福利分房的惯性中走出,开始转向商品房购买,这种购买****惯的转变,从总体上反映了社会需求的商品化趋势。由于国民的住房情结,住房的这种商品化所引发出来的住房需求也具有刚性。
2、中国大家庭居住方式的逐步解体,由此分化出来的大量的小家庭对住房需求呈现刚性。
大家庭族群集体居住是中国的传统,但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