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试模问题点原因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模问题点原因分析.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22/3/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模问题点原因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飞边:
1:注塑压力太大,进胶口太小
2:模具配模不好
3:模具制造不良,有塌角。
4:抛光时,没有明显的界限
5:插穿面角度太小。
6:封胶位的长度太短。
7:局部的料位太薄。
8:注塑不平衡。
9:行位的锁紧块变形。
飞边:
1:注塑压力太大,进胶口太小
2:模具配模不好
3:模具制造不良,有塌角。
4:抛光时,没有明显的界限
5:插穿面角度太小。
6:封胶位的长度太短。
7:局部的料位太薄。
8:注塑不平衡。
9:行位的锁紧块变形。
10:边在胶口附近很明显的话,说明注塑压力大,模板的强度不够,下面加撑头。
顶白:
1:顶针下的位置不对
2:脱模斜度太小
3:顶针太小
4:模具的表观太粗糙
5:在斜面上的顶针,没有做防滑槽。
6:顶出结构不同步。(特别是斜顶,直顶的地方,因加工和配模的问题,底部可能和顶针底板有间隙,从而引起顶出不同步)
7:2次顶出结构的拉白,是因为产品没有让位造成的,然后强制顶出。
8:注塑机的顶出力太大,顶出速度太高
9:因模具制造不良,有到扣,如:放电时积碳,过切等
注塑的压力太大:
1:产品设计本身的壁厚不均
2:加工时,有偏差
注塑时镶件有位移。
(踞开产品,产品的断面有就能清楚的看到)
3:双色模的左右2个产品的厚度不一样,此时应考虑,左右2个产品的模仁的高度是不是相等的,前后模闭和后型腔的高度是不是相等的。(用保险丝压,可以来检测型腔的厚度)。
产品有花纹时料的流动会改变。做模流分析时要考虑花纹的高度。
4:进胶口在产品的薄壁处。
模板打不开
1:阻力太大、
2:脱模力太小
3:模具升温不一致产生的膨胀系数不一样,而胀死。
4:模具结构不合理,引起的互缩。
注塑不平衡
1:模具的2个型腔的温度不一样,
2:胶口大小不一样
3:流道的长,短不一样
型腔的壁厚不一样
4:2个型腔加工的壁厚不一样
5:热流道的温度进胶不一样,改变热流道的温度。
6:产品在模具中的排位一个上,一个在下面,因重力的关系产生不平衡。
产品的壁厚不均、
产品设计不合理
模具的型芯在注塑时偏位
模具加工的精度,在高度方向不相等
困气:
1:模具上排气不良时,会引起产品的困气。困气会引起产品起波纹,
困气还引起产品的表面的气雾
2:双色模的2个产品溶接不好
困气必须理解困气的位置是在产品的中间,还是在产品的边缘
开排气的位置要准确。
3:产品的困气,可以通过垫纸片,和薄的铁皮来检测。
粘前模的检验
产品粘在前模后,观察产品在前模是否有间隙来决定产品粘模的具体部位。
通过喷脱模剂来检查
7:注塑压力太高:
料筒的熔胶温度高,注塑的压力会减小
模具的实际温度高,注塑的压力会减小。模具的冷却水的冷却的效率(如07-066的产品),
产品的壁厚不均匀,注塑的压力会加大(07-052的灯体)
模具的排气不好
进胶口的大小
8:产品的开裂
1:开模时开裂,
A:开模时受力不平衡(开模时开裂的检测方法:在模具上用手摸,去感觉裂口的高低,来判断